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如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
你赞同的预测是(填“甲”或“乙”),理由是甲;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

分析 [查阅资料]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可得到实验现象的原理;
(1)可从资料中查阅的五氧化二磷的性质得知,它有毒,所以要从防止污染的角度来分析;
(2)在反应过程中试管内的压强会变化,分析可得出装置中气球的作用;
【拓展与迁移】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分析.

解答 解:[查阅资料]燃烧必须达到三个条件:①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充分地接触,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投入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在水中与空气隔绝,所以不会燃烧;试管中的白磷会燃烧,它的温度即达到着火点又与空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试管中的红磷尽管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燃烧后的产物在试管中不会散发到空气里,所以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图3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
故答案为:[查阅资料]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甲;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

点评 熟练掌握物质燃烧的条件,即:①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充分地接触,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物质就可以燃烧;同时对于装置优越性的改进一般要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气密性良好,反应易操控,环境保护等方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或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该反应放热(填“放热”或“吸热”).
(2)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或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铜绿受热,绿色粉末变黑:碱式碳酸铜$\stackrel{加热}{→}$氧化铜+二氧化碳+水或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4)镁条燃烧: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镁或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能观察到生成白色固体.
(5)红磷燃烧: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或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能看到产生大量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
C.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D.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碳还原氧化铁(Fe2O3)2Fe2O3+3C$\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置换反应)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反应)
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④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分解反应)
⑤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化合反应)                   
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⑦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⑧水通直流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物质是碳酸; 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H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蜡烛置于空气中没有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增大某些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提供充足的空气都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外焰部分,因为这部分温度最高;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把砝码放在右盘;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砝码,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氧分子大,氧原子小
B.氧气既由氧分子构成,也由氧原子构成
C.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
D.在化学反应中,氧分子能再分,氧原子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