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的照片拍摄于某处天然温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温泉水中有很多矿物质(例如硫酸钠),硫酸钠的溶解
度表如下所示.要将其从温泉水中提取出来通常采用的方
法是蒸发结晶.
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
溶解度/g4.99.119.540.848.847.645.34543.742.7
(2)温泉水属于硬水(填“硬水”或“软水”).
(3)10℃时,在100g水中加入47g Na2SO4固体,充分溶解后,加热到60℃.加热前后,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D、F(填字母序号).
A.1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3%
B.10℃时和6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加热过程中,6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加热过程中,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始终不变
E.10℃升至60℃,Na2SO4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F.加热过程中,Na2SO4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终又变成饱和溶液
(4)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已知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分析 (1)根据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概念来分析;
(3)根据硫酸钠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以及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解答 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0℃-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4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反而减小,所以对这种物质只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来提取;故填:蒸发结晶;
(2)温泉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离子、和镁离子,所以该温泉水属于硬水;故填:硬水;
(3)A.1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9.1g,所以10℃时,在100g水中加入47g Na2SO4固体只能溶解9.1g,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9.1g}{9.1g+100g}×100%$≈8.3%,故正确;
B.1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9.1g;6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45.3g,所以在100g水中所溶解的硫酸钠的质量不同,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相同,故错误;
C.由溶解度数据可知,40℃和5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均大于47g,而6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减小为45.3g,所以加热过程中,40℃和5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D.加热过程中,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始终不变,仍为100g,故正确;
E.10℃升至60℃,Na2SO4的溶解度先变大,后变小,故错误;
F.由表格数据可知,0℃-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4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反而减小,小到47g以下,因此加热过程中,Na2SO4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终又变成饱和溶液,故正确;
故填:A、D、F;
(4)硫酸钠与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填:Na2SO4+BaCl2=BaSO4↓+2NaCl.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结晶方法、硬水与软水的判断、溶解度等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检验生活用水是否为硬水的物质是肥皂水,生活中有些硬水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它的硬度;
(2)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节约用水;
(3)自来水净化中用来消毒用的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如果出现氯气泄露,可用烧碱溶液来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是NaCl.
(4)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a)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电源B是负极.(填“正极”、“负极”或“不能确定”)
(b)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c)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1为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中x=7.
(2)图2表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填字母,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D.
(3)写出B粒子的化学符号是Na+
(4)写出溴化镁的化学式:Mg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
AK2CO3溶液KCl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FeZn加入足量的FeSO4溶液,充分反应,过滤,烘干
C
 
NaOH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DH2HCl将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请根据如图1所示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组装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者停止的装置,可以从“A”至“F”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CE(填序号).
(3)制取CO2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的方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若用G收集CO2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CO2部分溶解在水里;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填“有”或“无”)明显现象.
(4)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速度越快.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2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A、B、C三支试管中显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加入足量的、质量相等的Mg、Zn、Fe.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A(填试管编号).该实验可以说明,实验室一般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镁的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收集,铁的反应慢收集时间过长.对于酸溶液的选取,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常选择稀硫酸而不选择稀盐酸的原因是: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氢气不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毎千克海水约含钠l0.62g、镁1.28g、钙1.40g等,这里的“钠、铁、钙”指的是(  )
A.单质B.原子C.元素D.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由两个元素组成.
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该反应中涉及到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D.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分子的种类都不变
D.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B.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C.2CO+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D.2Na+Cl2$\frac{\underline{\;点燃\;}}{\;}$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