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釜底抽薪”所包含的灭火原理是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分析 A、根据物质充分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等因素来分析燃烧是否充分;
B、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C、根据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分析回答.
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

解答 解:A、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A错误;
B、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B错误;
C、由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C正确;
D、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不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及灭火的现象,明确常见的做法是否有利于充分燃烧,并注意在生活中做到燃烧充分及合理利用能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面的情况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产生气体
B.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排列
C.两种物质混合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分子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氢氧化铜固体受热分解能得到两种氧化物,一种为固体,另一种是无色液体.某化学活动小组为确定这种固体产物是什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假设]:生成的固体产物可能是氧化亚铜(Cu2O),也可能是铜或氧化铜
资料:Cu2O是红色固体
实验:将新制的氢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中,使其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观察到蓝色逐渐变成黑色.
推测:该粉末是氧化铜,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和铜与氧化亚铜固体不是黑色
验证: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出现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证明上述推断是正确的.
(2)已知Cu2O有如下性质:Cu2O+H2SO4═Cu+CuSO4+H2O,在用氢气还原黑色固体后得到的铜中常混有少量Cu2O,取此Cu和Cu2O的混合物共10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9.5g固体,则此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安徽省盛产茶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绿茶享誉海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含76个碳原子
C.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D.一个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四位同学就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的不同含义进行交流,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2CO②$\stackrel{+2}{Mg}O$③Mg2+④2Fe2+⑤2H⑥O2
A.甲同学: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②③
B.乙同学: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⑤⑥
C.丙同学:表示化合价的是②
D.丁同学:表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是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中属于离子的是Na+(填写离子符号).
(2)若D表示某元素原子,则m=7,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B和C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同学为验证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C装置中浓硫酸起干燥气体的作用)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A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3)开始时,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排尽管内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4)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A、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澄清石灰水无现象,D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填写实验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CO又有CO2
(5)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硝酸”是高中化学将要学习的物质,浓硝酸遇热、见光会发生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为:4HNO3$\frac{\underline{\;光照\;}}{\;}$4NO2↑+2H2O+X↑
(1)X的化学式为O2
(2)请在硝酸的化学式中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H$\stackrel{+5}{N}$O3
(3)写出一条保存硝酸时应注意的事项避免光照,常温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常温下A液体有少量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D、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过氧化氢、F氧化铝.
(2)在横线上写出题中所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把反应类型写在括号内.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反应;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化合反应;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