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酒香不怕巷子深——酒精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分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6%
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氯酸钾(KClO3) 在加热和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他们利用该原理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按以下流程图进行实验,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Ⅳ中操作y的名称是___。
(3)步骤Ⅲ中“洗涤”操作2次后,收集第3次的洗涤液并进行检验。取少量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还没有洗涤干净。
(4)实验结束后,理论上能够回收得到___克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30°C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C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__溶液。
(2) 20°C时,欲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 要求写两种) .
(3) 30°C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4) 10°C时,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都开温至30°C,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5) 30°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 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辽源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铁、铜、铝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CaCO3+2HCl =CaCl2+H2O+CO2↑
(1)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______性;铁制成铁锅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性;
(2)铁、铜、铝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任写出一个稀盐酸与上述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反应前后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4)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炼铁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学化学,爱化学,用好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对比实验)
编号 | 操作 | 现象 |
甲 |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乙 |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丙 |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1)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请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_____比较实验乙和实验_____(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比Cu_____(填“强”或“弱”)。
(3)小组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_____。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推论 |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 Na+或_____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 | _____ | 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 | Na+和SO42—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
(结论与反思)
得出结论:前述猜测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明同学拆开某食品的包装袋,发现袋里有一个装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请勿食”;小明决定对干燥剂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CaO和Ca(OH)2;猜想三:全部是Ca(OH)2;猜想四:Ca(OH)2和CaCO3;猜想五: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及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部分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 | 无放热现象 | 猜想_____不正确 |
②向①中的溶液滴加稀HCl溶液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_____不正确 |
③另取部分干燥剂,加水并搅拌,静置后过滤,取上清液,通入足量的CO2 | _____ | 猜想四正确 |
写出实验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拓展运用)小明同学反思了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