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将合成氨与纯碱生产联合起来.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说明:沉淀池发生的主要反应: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流程中操作a名称是过滤B.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
C.可循环利用的物质X是CO2D.“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分析 A、根据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开来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生成物考虑;
D、根据过滤得到的“母液”中含有的溶质有碳酸氢钠、氯化铵,还有可能含有过量的氯化钠考虑.

解答 解:A、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开来的方法,因此a是过滤,故说法正确;
B、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
C、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所以X是二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D、过滤得到的“母液”中含有的溶质有碳酸氢钠、氯化铵,还有可能含有过量的氯化钠,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熟悉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产物,知道考虑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时,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若M、N、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是:①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烧杯内导管口出现气泡的原因: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②二氧化碳气体,使试管内③气体增多,气压④增大,⑤大于外界大气压,在⑥压强差的作用下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或F),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室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b→f→g→e(用接口字母和“→”表示),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用的分离方法是过滤.
(4)若用F装置代替B装置制取气体其优点是控制反应速率.
(5)下面是利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③②①(填序号).
①待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②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盖盖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我国化工先驱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利用饱和食盐水依次吸收氨和二氧化碳最终制的碳酸钠等产品,该法的主要反应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方法制得的是火碱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能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连云港市制碱厂是中国三大纯碱生产企业之一,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①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12)及不溶性杂质.
②生产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1.分离得晶体A,并使其充分受热,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③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NH4Cl$\frac{\underline{\;\;△\;\;}}{\;}$NH3↑+HCl↑.
④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问题讨论】
(1)①写出加入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②操作Ⅱ的名称为过滤.
③流程中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
④写出晶体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2)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ACD (填序号).
A.NH3               B.NaOH          C.HCl            D.CO2
【组成探究】
(3)取纯碱样品加水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由此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NaCl.
(4)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化钡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精确到0.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区分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区别食盐水与蒸馏水
B.用澄清石灰水区分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D.用加热的方法区分碳酸氢铵固体与蔗糖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
(2)实验室里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3)用装置D收集氧气,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b(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30g氢气,需要这三种金属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
A.镁>锌>铁B.镁>铁>锌C.锌>铁>镁D.铁>镁>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