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酒精、水为原料,用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等仪器,设计实验,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步骤和方法现   象分析、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析:分子之间有间隔.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实验来证明,量取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混合,如果所得总体积小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答:解:分子间有间隔试验:用量筒量取50毫升水放入烧杯中,再量取50毫升酒精放入烧杯中,混合均匀,再测量烧杯里的酒精和水的混合物,总体积是小于100毫升的,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故答案为:
步骤和方法现   象分析、解释
分别用量筒精确量取50mL酒精和水,然后混合,观察总体积混合后,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存在间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方案设计,设计实验时要本着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原则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孔雀石[碱式碳酸铜,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具有色彩浓淡的条状花纹(如图),是矿物中最吸引人的装饰材料之一,也是人类最早冶炼铜的原料.
冶炼铜的反应原理为:Cu(OH)2CO3
  △  
.
 
2CuO+CO2↑+H2O
2CuO+C
 高温 
.
 
2Cu+CO2
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验证上述反应.
(1)加热分解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装置如下图所示.
精英家教网
①瓶A中盛有的试剂是
 
,用来吸收水,证明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的产物中有水.
②瓶B中盛有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用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反应结束,熄灭酒精灯前,应
 

(2)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
将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放进试管,加热充分反应.将试管中的粉末倒出,有铜生成,还有少量黑色粉末剩余.该小组同学设计方案验证黑色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木炭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粉末.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木炭与稀硫酸不反应.
  操作和药品 现象 分析和结论
方案Ⅰ 取少量剩余黑色粉末,充分灼烧 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原剩余黑色粉末是
氧化铜
方案Ⅱ 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原剩余黑色粉末是
氧化铜
猜想与验证:
(3)某同学探究在实际反应中,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时反应物的最佳质量比.设计方案如下:
  配方1 配方2 配方3 配方4
木炭质量(g) 0.4 0.5 0.6 0.7
氧化铜质量(g) 8 8 8 8
上述设计方案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4、(本题有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我解答
“a”或“b”
小题(请在横线上填写题号“a”或“b”,以确认你的选择).
a.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1)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明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日常生活中可以用
灼烧闻气味
的方法检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4)妈妈说,蛋糕上层的奶油是用“木兰花”牌鲜牛奶加工得到的,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蛋白质
;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糖类

b.右表是某厂家生产的芝麻糊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1)表中的淀粉在人体内能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内最终生成
二氧化碳
,同放出能量供人体需要.
(2)表中的“钙、锌”指的是
元素
(填“元素”、“原子”或“单质”).
(3)该包装材料聚乙烯属
合成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包装时用
加热
方法进行封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31、科学探究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踏上探究之旅,我们其乐无穷!
(1)探究物质的用途
水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物质之一.它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下面三个实验中都用到水,我能说明水的作用.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A瓶中的水:
吸收二氧化硫有毒气体
.B瓶中的水:
防止生成物贱落炸裂瓶度
.C瓶中的水:
吸收热量,使集气瓶快速冷却.

(2)探究物质的组成
小明同学对石蜡组成的探究.他以蜡烛为基本原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提炼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
一会儿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石蜡中一定含有
氢元素
根据实验
一切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同时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现象

可以推测出实验结论.
点燃蜡烛,把一只内壁滴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观察 一会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石蜡中一定含有
元素
归纳: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探究物质的性质
如图4所示,小文同学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①我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烧杯的溶液变红,而B烧杯没有变红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出的一种科学实验方法是
对比实验

③通过该实验可得出其中一种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碱式碳酸镁密度小,是橡胶制品的优良填料.其组成一般以xMgCO3?yMg(OH)2?zH2O表示.
【探究一】碱式碳酸镁的制备
碱式碳酸镁可用复盐MgCO3?(NH42CO3?H2O作原料制备.取一定量的该复盐放入三颈烧瓶中,并将三颈烧瓶放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如图所示),按一定的液固比加入蒸馏水,开启搅拌器同时加入预定的氨水,待温度到达 40℃时开始分解,此时滴加卤水(氯化镁溶液)并继续滴入氨水,保持10分钟,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滤出的固体在120℃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镁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①搅拌的目的是
反应物充分混合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反应物充分混合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②选择水浴加热方式,其优点是
反应物均匀受热
反应物均匀受热

(2)所得碱式碳酸镁产品中常检出有少量Cl-,其原因是混有
NH4Cl
NH4Cl
(填化学式).
(3)设计实验检验碱式碳酸镁中含有Cl-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溶解,向样品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
②再向上述所得溶液加
硝酸银或AgNO3
硝酸银或AgNO3
溶液
现象①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现象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 Cl-
【探究二】定量测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300℃
已知:碱式碳酸镁分解反应方程式为:xMgCO3?yMg(OH)2?zH2O
 300℃ 
.
 
(x+y)MgO+xCO2↑+(y+z)H2O
探究小组利用下图测定xMgCO3?yMg(OH)2?zH2O组成.

实验步骤: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过滤、洗涤并干燥过的样品置于平直玻璃管中.
步骤2: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3:加热装置B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4:
打开活塞K,再次鼓入空气
打开活塞K,再次鼓入空气
(请补充该步操作内容).
步骤5: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的质量100.0g
B.反应后玻璃管与残留固体总质量120.0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9.0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17.6g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整套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如下:将装置A的左端、装置E的右端分别接上导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打开活塞K开关
打开活塞K开关
,对装置B用酒精灯微热,观察,若
若两端导管口处均出现气泡
若两端导管口处均出现气泡
,则气密性良好;
(2)如果没有装置A,则测定得到的Z值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装置C中的酸为
浓硫酸
浓硫酸
(写名称);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求出碱式碳酸铜(xMgCO3?yMg(OH)2?zH2O)
中x:y:z=
4:1:4
4:1:4
(要求写出过程).
【交流反思】
(4)如果不称量装置C实验前后的增重,要根据实验数据,求出x:y:z的值,还可测量的实验数据是
样品的质量
样品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科学探究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踏上探究之旅,我们其乐无穷!
(1)探究物质的用途
水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物质之一.它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下面如图1所示三个实验中都用到水,我能说明水的作用.

A瓶中的水: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B瓶中的水:
防止生成物贱落炸裂瓶度
防止生成物贱落炸裂瓶度
.C瓶中的水:
吸收热量,使集气瓶快速冷却
吸收热量,使集气瓶快速冷却

(2)探究物质的组成
小明同学对石蜡组成的探究.他以蜡烛为基本原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提炼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
一会儿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一会儿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石蜡中一定含有
氢元素
根据实验
一切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同时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现象
一切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同时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现象

可以推测出实验结论.
点燃蜡烛,把一只内壁滴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观察 一会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石蜡中一定含有
元素
归纳: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探究物质的性质
如图2所示,小文同学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①我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烧杯的溶液变红,而B烧杯没有变红
A烧杯的溶液变红,而B烧杯没有变红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出的一种科学实验方法是
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

③通过该实验可得出其中一种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