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根据图1回答问题.

(1)图1中A装置的名称是气体发生装置,图1中F装置实验的目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MnO_2}{→}$水+氧气,预制取较干燥的氧气,所选用的制取装置是AD(填字母序号,下同).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所选用的制取装置是B.
(3)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4)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填“a”或“b”)端导入.
(5)用图1中E装置收集氧气时,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气泡从集气瓶口处向外逸出.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在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收集方法不同,验满的方法也不同;
(4)根据氧气的性质可以判断收集时的气体入口处;
(5)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根据制取装置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进行解答;根据氧气收集时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根据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解答..

解答 解:(1)图1中A装置的名称是气体发生装置,图1中F装置实验的目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填:气体发生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MnO_2}{→}$水+氧气;
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如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
故填:过氧化氢$\stackrel{MnO_2}{→}$水+氧气;AD;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
(3)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4)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端导入.
故填:a.
(5)用图1中E装置即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处向外逸出.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结束后为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必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为防止高锰酸钾颗粒沿导管进入水槽,水变成了紫红色,应在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没有(连续)产生气泡就将导管插在集气瓶(口)中.
故填:气泡从集气瓶口处向外逸出;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①和②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实验思考】
(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中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剩余容积的1/5(或21%).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或试管内液面上升)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切完咸菜的菜刀未经处理直接存放,菜刀很快就生锈了,原因是NaCl能加速铁的锈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近代,由于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尿素B.氯化钾C.磷矿粉D.磷酸二氢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向反应结束时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结合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4.02.03.02.0
反应后的质量(g)1.2x2.45.4
A.X=2.0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乙可能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甲和丙的质量比是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  )不同.
A.相对原子质量B.质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2个氮分子2N2;         
②严重缺乏时会使儿童得侏儒症的元素Zn;
③氯化钠中的阳离子Na+; 
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3}{Al}$2O3
⑤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CO;
(2)生活处处是化学.
①“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用外焰给锅加热;
②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充分接触.
(3)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活动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水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须物质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对水问题的探究:
①水在通电情况下可以分解,请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一”表示)
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氧 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这是氢气,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l:2.
③这一变化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④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