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区分食盐水和CaCl2溶液 | 取样,分别加肥皂水,振荡 |
B | 制备CO2 | 选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 |
C | 测溶液的酸碱度 | 取样,滴加石蕊溶液 |
D | 除去CO2中的少量的CO |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根据CaCl2溶液中含有钙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应使用pH试纸,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CaCl2溶液中含有钙离子,取样,分别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氯化钠溶液,较少的是氯化钙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B、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制取CO2,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测溶液的酸碱度,不能使用石蕊溶液(能测定酸碱性),应使用pH试纸,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
B. | 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铝 | |
C. | 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 |
D. |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
B. |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
C.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 |
D. | 若相同质量的甲在 8.6g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装置Ⅰ可作为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 |
B. | 装置Ⅱ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用于制取氧气 | |
C. | 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无毒气体 | |
D. | 装置Ⅳ、Ⅴ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丙>乙>甲 | |
B. | 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 | |
C. | 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甲=乙 | |
D. | 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