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实验方案达到目的是(  )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区分食盐水和CaCl2溶液取样,分别加肥皂水,振荡
B制备CO2选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
C测溶液的酸碱度取样,滴加石蕊溶液
D除去CO2中的少量的CO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A.AB.BC.CD.D

分析 A、根据CaCl2溶液中含有钙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应使用pH试纸,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CaCl2溶液中含有钙离子,取样,分别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氯化钠溶液,较少的是氯化钙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B、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制取CO2,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测溶液的酸碱度,不能使用石蕊溶液(能测定酸碱性),应使用pH试纸,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B.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铝
C.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定质量的物质甲(相对分子质量是 9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了 6.4g 氧气,同时生成了 5.6g CO、4.4g CO2和 5.4g H2O,则下列对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若相同质量的甲在 8.6g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在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他们将铁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在铁钉表面附着了红色的固体.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硫
猜想二:氢气
猜想三:氧气
做出猜想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反应物中含有氢、氧、硫三种元素,所以做出这样的猜想.
[进行实验]
(1)小红提出,闻一闻产生的气体,方法是用手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根据无刺激性气味她判断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硫.
(2)他们又做了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不复燃,从而证明了该气体不是氧气.
从而判断该气体是氢气.
经过和老师咨询得知,一般配制硫酸铜溶液时都要加入适量相应的酸以保持溶液的
稳定存在.实验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得出结论]
从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铁的活动性大于氢,也大于铜.
[反思与改进]
小明提出,实验中溶液变色的现象不明显,他们决定从铁钉入手进行改进,小明同学提出可以增加铁钉的用量,还可以把铁钉换成细铁丝或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图所示的一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写成“Co”的原因.
(1)“Co”表示元素钴(填名称); 
(2)“CO”是由两种元素碳和氧(填名称)组成的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Ⅰ可作为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装置Ⅱ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用于制取氧气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无毒气体
D.装置Ⅳ、Ⅴ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锌铬黄(化学式为 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7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硫酸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验证废水酸性.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说明废水呈酸性.
第二步:处理废水.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a(OH)2+H2SO4=CaSO4+2H2O.方案二:用 BaCl2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白色沉淀.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HCl,溶液仍呈酸性,,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丙>乙>甲
B.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
C.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甲=乙
D.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