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如图1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铁架台;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Ca(OH)2 $\frac{\underline{\;\;△\;\;}}{\;}$ CaCl2+2NH3↑+2X.X的化学式为:H2O.
②若用F装置来收集NH3,气体应从N导管口进入.(选填“M”或“N”)
③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3CuO$\frac{\underline{\;\;△\;\;}}{\;}$3Cu+3H2O+N2↑.
(3)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得.除氢气外还生成硫酸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C(或D、F).(填序号)
(4)小明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E(或F).
①图2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cabde,其中操作有误的是d.
②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
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生成物中有两种气体,会导致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
③实验室里将用B装置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盐酸太浓(合理均可).(答出一点即可)

分析 (1)据常用仪器回答;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方程式可求得X的化学式;
②NH3密度比空气小,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③氨气与氧化铜生成单质铜,水和氮气,据此书写方程式;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氢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要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是属于“固液不加热型”,故选用B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①按照实验操作基本流程,实验操作基本步骤作答;
②碳酸氢钠为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时生成物不能同时有两种气体,两种气体无法区别,收集到的是混合物;
③若盐酸太浓,盐酸要挥发,生成物中含有大量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为盐酸,盐酸会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也可能是石灰水变质.

解答 解:(1)通过分析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可知:a、酒精灯,b、铁架台;
(2)①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通过分析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为:H2O;
②因为NH3密度比空气小,需用用向下排空气法,而从N导管口进入为向下排空气法,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底部排出;
③氨气与氧化铜加热的条件下生成单质铜,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frac{\underline{\;\;△\;\;}}{\;}$3Cu+3H2O+N2↑;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氢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大理石为固体,稀硫酸为液体,且不需加热,故选B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中,E为向上排空气法,F从M端进入时为向上排空气法;
①按照实验操作基本流程,实验操作基本顺序为:检验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收集气体、验满、清洗仪器、整理桌面,故选cabde;
验满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为:用燃烧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d图示中将燃烧的小木条伸到了集气瓶中,故错误;
②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二氧化碳和氨气两种气体,收集到的气体为混合物,故不能用碳酸氢铵制取二氧化碳;
③制取二氧化碳应用大理石和稀盐酸,若盐酸太浓,盐酸会挥发产生氯化氢气体,生成物中会含有大量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反应,则石灰水不会变浑浊;若石灰水已经变质,也不会变中;
故答案为:(1)酒精灯;铁架台;
(2)①H2O;②N;③2NH3+3CuO$\frac{\underline{\;\;△\;\;}}{\;}$3Cu+3H2O+N2↑;
(3)Zn+H2SO4═ZnSO4+H2↑;C(或D、F);
(4)B;E(或F);
①cabde;d;②A;生成物中有两种气体,会导致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③盐酸太浓(合理均可).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综合而全面,既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和实际装置的选取方法、常用仪器、实验步骤,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及对实验方案的评价等,能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选项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PM2.5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铁、铜和铝有广泛的应用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钢是含碳的铁合金.
(4)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Al2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能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A.浓硫酸B.氯化钠C.生石灰D.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A、B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如图表示向A中加入B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
(1)A是盐酸;B是氢氧化钠溶液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3)指出曲线图中C点的含义:C点表示两溶液恰好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
猜想二:铁>铜>锰
猜想三:铁>锰>铜.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将两片锰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都有气泡产生,锰片的反应比铁片的反应剧烈.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设计做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化合物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化合物溶液中;④
把丁放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实验③;实验①②④已可验证4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没必要进行实验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填字母序号,下同).如图E所似乎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使水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
③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2)某同学在电视寻宝节目中,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并对绿色锈迹产生了探究兴趣.
【查阅资料】
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发现问题】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
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铜;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取黑色固体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猜想②正确
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
【进行实验】选择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依次连接装置A→B→D→C(填“C”、“D”).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解释与结论】
①当观察到D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②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反思与评价】
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试管A中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试管A中的气体是氧气,试管B中的气体是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8个实验.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是试管标号②,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是试管标号⑤,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无色酚酞试液.
(3)实验后试管标号⑦⑧,底部有白色固体.
(4)实验室试管标号③④会出现冒气泡的现象.
(5)分别写出试管⑥内的反应化学方程式2HCl+Ca(OH)2═C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