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仪器装置来确定制取原理、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来确定气体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实验的改进目的来分析.
解答 解:(1)a是试管,b是酒精灯;故填:试管;酒精灯;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处有一棉花团,说明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CaCO3+2HCl=CaCl2+H2O+CO2↑;澄清的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
(3)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改进后的优点是: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可以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故答案为: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①②③.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选择、实验现象的观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规范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操作 |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 同学评价 | |
第1组 | ![]() |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 |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
第2组 | ![]() | 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Na2CO3+CaCl2═2NaCl+CaCO3↓ 则猜想(1)不成立. |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
第3组 | ![]() |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 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D | |
实验 | ![]() | ![]() | ![]() | ![]() |
结论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frac{1}{5}$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图象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 |
B. |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 |
C. | 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 |
D. | 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
B. | 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 |
C.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
D.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