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
B.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t2℃时,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D.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分析 A、根据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B、根据溶解度曲线中甲物质曲线的陡缓程度进行分析;
C、根据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D、根据t1℃、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丙两种物质在t1℃时,溶解度不相等,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必须在某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所以在t1℃时,不会得到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故A错误;
B、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陡,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B正确;
C、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克,所以此时30g 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固体不会全部溶解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25g}{50g+25g}$×100≠37.5%,故C错误;
D、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温后,丙会析出固体,丙物质在t2℃时应该是t2℃的溶质质量,甲物质、乙物质升温后,不会析出固体,所以在t2℃时应该是t1℃时的溶质质量,通过各温度时的溶质质量比较,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故D正确.
故选:A、C.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含义,然后结合选项中所给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在实验室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样品粉末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氢氧化钙粉末是否完全变质?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CO2+Ca(OH)2═CaCO3↓+H2O.
(2)检验氢氧化钙粉末是否完全变质,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充分混合后,静置,向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该样品还含有氢氧化钙
【探究活动二】测定样品粉末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称取2g该样品粉末放入烧瓶中,再向烧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气体不溶于植物油,实验中选用的量筒规格为250mL);
(3)将足量的稀盐酸滴入样品粉末中,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2g/L,请根据有关信息,计算样品粉末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4)上述图1所示实验装置和相关试剂,用来实验测定样品粉末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比较粗略的,请简要说明测定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无法考虑盐酸加入后烧瓶内物质所占体积的变化对测定数据产生的影响(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氢氧化钠可用于制造肥皂,其俗称是(  )
A.小苏打B.熟石灰C.火碱D.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已知催化剂可能参加化学反应的中间过程,但最终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设有一个反应,可经过下列步骤进行:AB+C=AC+B,AC+D=AD+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AB、D、ACB.生成物AC、AD、B
C.催化剂为CD.总共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B+D=AD+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加碘盐B.冰红茶C.干冰D.铝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 $\frac{\underline{\;高温\;}}{\;}$2CaSO4+2CO2.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图1: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过滤时引流;
第三次:蒸发结晶时搅拌;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分析的原因(如图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4)如图2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10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消耗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A的水溶液显碱性,B与C在溶液中反应无明显现象,D为红棕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1)E的一种用途是冶炼金属;
(2)D的化学式是Fe2O3,B和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
(3)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试管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仪器,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各不相同,如图所示:

请仿照示例,从图中另选一种试管口朝向,并具体说明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示例:图①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用在给固体药品加热的实验中.
举例:试管口向上倾斜约45°应用在给液体药品加热的实验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