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内有12个质子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有3个电子层               D、最外层有两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  (填“a”或“b”)端管口通人。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___,依据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若用右图装置收集氨气,则应____端进入。

(3)用集气瓶D收集氧气的最适宜时刻是                              。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AE装置制取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现水槽中水变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

(7)用A制取氧气比C的优点                                      ( 写出两条) 

(8)小花用D收集了两瓶气体。在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只看到火星亮了一些,插入后收集的一瓶木条则能复燃。导致这个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写出操作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徽州石雕    B.阜阳剪纸     C.铁锻制的芜湖铁画      D. 松枝烧制的徽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言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设计实验          C、观察         D、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Al和Al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属于同种元素    C.属于同种粒子    D.核外电子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元素原子序数为16

B.

此元素的符号为S

 

C.

此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此原子的质量为32.0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