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常温下,下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转化关系图 |
A | CaCO3 | Ca(OH)2 | CaCl2 | |
B | CuO | H2O | O2 | |
C | NaCl | NaNO3 | NaOH | |
D | CO2 | H2O | H2CO3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一步反应实现即所涉及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转化即可。
A、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碱溶液反应,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钙,选项A错误。
B、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常温下铜不与氧气反应,选项B错误。
C、氯化钠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假设能行,对应的生成物是硝酸盐和氢氧化钠,硝酸盐和氢氧化钠均易溶于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项C错误。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符合图中转化关系,选项D正确。
故选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向组装好的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为了收集到纯度较高的乙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⑶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__________端通入,此时如何验满____________如果将D装置装满水时收集氧气由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4)甲烷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
(5)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6)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互相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其中D和F组成元素相同。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图中的分解反应有_____(填序号)。
(4)根据反应②,B物质可以在实验室或生活中作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小明做如下实验:(提示:氯化镁溶液为无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或预期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Ⅰ | 现象:______________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 方程式为__________ | |
Ⅱ |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Ⅲ | 加入稀盐酸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色。 | 盐酸与氢氧化钠未发生化学反应 | |
Ⅳ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生成沉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______________ | |
Ⅴ | 1.将II、III、IV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 | 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上层清液无色 | 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__________ (除指示剂外) |
2.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溶液,可探知该清液中溶质成分 | 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
(1)请补充表格.①~⑦的内容。
(2)小军认为小明实验I操作设计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应做的改进是_____
(3)小亮认为小明实验III
(4)小琳同学提出,实验III如果不用酚酞指示剂,可向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根据相应的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________
A 加入Na2CO3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
B 加入CuSO4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C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项目学习小组用鸡蛋壳进行了如下探究。(鸡蛋壳主要成分是 CaCO3,其他 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回顾)鸡蛋沉浮 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石灰水 变浑浊。
(1)鸡蛋出现沉浮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1)鸡蛋壳溶解 查资料知: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离子浓度越大。
实验设计:在 20℃时,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加入蛋壳粉,搅拌,测得 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
由图 1 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a-b 段说明蒸馏水中含有极少量的 H+和 OH-
Bb-c 段说明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中解离出 Ca2+和 CO32-
Cc-d 段说明溶质溶解逐渐达到饱和,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实验探究 2)鸡蛋壳代替牙齿探究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 查资料知:鸡蛋壳、牙齿与含氟牙膏反应的化学原理相似。
(1)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_____(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含氟牙膏(含氟成分为 NaF)与鸡蛋壳中碳酸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更难溶的氟 化钙保护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设计:先检查图 2 装置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再称取 0.50g“牙膏处理过的蛋壳(用牙膏液浸泡、洗涤、晾干)”于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抽 20mL3.5%的盐酸(模拟形成龋齿的酸性环境),连接好装置,打开开关,将盐酸快速压入锥形 瓶,关闭开关;再用“未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重复上述实验。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 图 3 所示。
(交流与反思)根据图 3 的数据分析,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为什么?______。
(拓展应用)某同学称取 6g 蛋壳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计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 0.1%)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 A、B、C、D、E 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用 X 鉴别 D、E 时,X 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
①若 X 为稀盐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若 X 为氯化钡,写出有流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A,向收集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由此可推知CO2具有什么性质_______?
(2)如图B,向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木炭,稍等片刻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这说明木炭具有什么作用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迪的社会实践中喜欢收集各种颜色的矿石,他收集了下列矿石样品。
A.铝土矿(Al2O3) B.孔雀石Cu2(OH)2CO3 C.菱铁矿(FeCO3) D.石英石(SiO2)
(1)棱铁矿的主要成分FeCO3读作__________。
(2)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中含有的原子团为__________(填化学用语)。
(3)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以上矿石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为__________(填字母选项)。
(4)石英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5)Al与Fe3O4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可得到Fe。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