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0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1)青蒿素分子由_____种元素构成,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_____个原子.
(2)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24g青蒿素中所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 g.(计算结果精确到一位小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分解:_____;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4)铜在氧气中受热:_____;
以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过滤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c_____;
②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③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硫酸钾属于_____(填“复合”或“钾”)肥。
(2)清蒸鱼富含_____(填“油脂”或“蛋白质”)。
(3)聚乙烯能制成薄膜,因为它具有_____(填“热塑”或“热固”)性。废弃塑料不回收会造成_____污染。
(4)烹调食物所用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观察到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需将灶具的空气进风口调_____(填“大”或“小”)。
(5)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A. 向pH=9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 在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C. 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Al中加入稀盐酸
D. 在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填“分子”或“原子”)。
(2)能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
(4)参加化学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C 为金属单质,E 为非金属单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C 的化学式为_____;
(3)写出步骤②的反应方程式_____。
(4)写出物质 C和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蚊虫叮咬时能在人体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让人痛痒不止,某课外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_____性。
(实验探究2)
(1)小明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刚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_____;猜想②: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是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实验时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_____,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②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评价与反思)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1)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后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