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题讨论】
(1)根据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2)根据操作I分离出的物质进行分析;
(3)根据题中所给的资料,碳酸氢钠和氯化钡的反应进行分析;
(4)根据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会析出不同的晶体进行分析;
(5)根据结晶后溶液中剩余的物质进行分析;
【组成确定】
(6)根据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及题中需要检验氯化钠的存在进行分析;
(7)①根据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气体的反应,在反应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
根据题中需要检验的物质进行分析;
②根据碳酸钠晶体、碳酸氢钠在270℃以上都会分解进行分析;
③根据加热到36℃时分解的产物进行分析.
解答 解:【问题讨论】
(1)通过转化关系中的物质可以看出,滤渣中除了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还有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产生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2NaCl+Mg(OH)2↓;
(2)经过操作I分离出了液体和固体,所以操作I是过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3)通过分析题中所给的资料,可知碳酸氢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题中加入氯化钡后,验证了溶液B中含NaHCO3,所以观察的现象是:出现气泡;
(4)通过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晶体的图示可以看出,温度高于32℃时,会析出Na2CO3•nH2O、Na2CO3•H2O,所以结晶后,过滤时的温度须低于32℃;
(5)通过浓缩结晶、过滤后溶液中的碳酸钠晶体大量的析出,通过反应流程看出氯化钠的含量会增加,所以母液不能沿流程中虚线路径循环使用的原因是:②;
【组成确定】
(6)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可以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因为碳酸钠和硝酸银也会生成碳酸银沉淀,用盐酸会引入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所以不用盐酸,硝酸银和氯化钠会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所以检验氯化钠时,取少量粗产品,加水溶解,加足量③,充分搅拌,再加少量①,无沉淀,证明其中不含NaCl.
(7)①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气体的反应,在反应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对检验的数据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通过分析反应装置,可以看出无水硫酸铜是检验生成物中是否有水的,氢氧化钡是检验二氧化碳的,如果B装置左端直接通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装置A是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当粗产品加热至270℃,碳酸氢钠受热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粗产品加热至270℃,据E中产生白色沉淀,可知粗产品中含NaHCO3,
碳酸钠晶体分解也会生成水,碳酸氢钠分解也会生成水,所以测得C,D共增加m1是两部分水的质量,E质量增加m2是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通过2NaHCO3 $\frac{\underline{\;\;△\;\;}}{\;}$ Na2CO3+H2O+CO2↑可以看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9:22,所以m1:m2>9:22,
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为x,
2NaHCO3 $\frac{\underline{\;\;△\;\;}}{\;}$ Na2CO3+H2O+CO2↑
168 44
x 1.1g
$\frac{168}{x}=\frac{44}{1.1g}$
x=4.2g
通过方程式可以看出碳酸氢钠的质量为4.2g,所以实验测得m2=1.1g,则可推算32.8g粗产品中含有NaHCO3的质量为:4.2g,
③加热到36℃时,碳酸氢钠不会分解,通过②中的计算可知碳酸氢钠为4.2克,所以粗产品中含有碳酸钠晶体为32.8g-4.2g=28.6克,
纯碳酸钠为:28.6×$\frac{106}{286}$=10.6克,
当加热至36℃时,测得B中剩余固体27.4g,碳酸氢钠为4.2克,碳酸钠晶体为23.2克,
所以$\frac{106}{106+18n}$×23.2=10.6
n=7
所以该剩余固体是Na2CO3.7H2O和和NaHCO3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1)CaCO3;2NaOH+MgCl2=2NaCl+Mg(OH)2↓;
(2)漏斗;
(3)出现气泡;
(4)32;
(5)②;
(6)③,①;
(7)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E中产生白色沉淀;>;4.2;
③Na2CO3.7H2O.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的资料,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转化关系图对每个问题进行逐一的分析解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 | |
B. | Fe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Fe2O3 | |
C. | Fe在氧气中燃烧是吸热反应 | |
D. | S、Fe与氧气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序号 | 事实 | 解释 |
A | 医疗器械可用沸水消毒 | 蛋白质受热失去生理功能 |
B | 氨气易被压缩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C | 白磷有毒,红磷无毒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D | 硫酸铁溶液呈黄色,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 | 两种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点表示的溶液pH=7 | |
B. | MN段表示CuCl2与NaOH反应 | |
C. | 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 g | |
D. | 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干燥氨气 | B. | ②证明铁生锈需要氧气 | ||
C. | ③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 D. | ④验证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把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钯的活动性比银弱 |
把铂浸入氯化钯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钯的活动性比铂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子变小了 | B. | 分子间有间隔 | ||
C. | 不同分子间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 D. | 酒精不能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