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根据氧气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即可;
(3)根据在常温下,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解答;
(4)改进后该装置的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根据装置内气压增大后的现象及作用分析;
(5)根据气体通过洗气装置是长导管进入,短导管出进行分析.
解答 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可知:①是长颈漏斗;
(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选择收集装置C或D;利用该方法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
(3)在常温下,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A装置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弹簧夹,向锥形瓶中加水直至液体封住仪器①的下端,继续加水,若①中形成一段液柱,静置后,液柱高度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4)图2的装置中有孔塑料板,该装置的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小明的实验装置中,弹簧夹在右边导管上,这样在夹紧弹簧夹时,右边封闭,由于装置内气压升高,左侧液面会升高,而固体反应物在左侧,不会造成固液反应物分离,因此反应不会停止,要想使反应易于控制,应将右边导管上的弹簧夹换到左边导管上;
(5)要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长导管连接,若从短导管进,瓶内气压变大,会将硫酸从长导管压出;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C或D;放一团棉花;(3)CaCO3+2HCl=CaCl2+CO2↑+H2O;D;(4)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将右边导管上的弹簧夹换到左边导管上;(5)b.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等于21% | B. | 小于21% | C. | 大于21% | D. | 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4 | 6 | 111 | 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5 | 0 | 84 |
A. | 该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 |
B. | 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 |
C. | 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6:15:111:80 | |
D. |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待测A的质量为22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我国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B. | 氢气在氧气燃烧生成水也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
C. | 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 | |
D. | 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