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金属生锈
C.
     灯泡发光
D.
       光合作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金属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碳酸盐遇稀盐酸会产生气泡,所以遇稀盐酸产生气泡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BaCl2(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3)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
(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能(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乙同学不能(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氯化钠和氯化钡都能够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1是实验室制备氢气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锌粒和硫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硫酸被反应产生的氢气压回长颈漏斗,与锌粒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氢气,可取得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

(1)如图2A、B、C、D4套装置中,哪些可以产生与如图装置相同的效果?(填写编号)ABD;这些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2)我们在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若遇到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胶皮管内的情况,应如何操作? 先把玻璃管用水润湿  .
(3)若在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的氢气,经过净化、干燥后,用来还原氧化铜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发现实验所用的氢气质量远远超过理论值,原因是    ①氧化铜加热前要先通氢气,排去试管内空气;②反应后热铜粉还需在氢气中冷却;③部分氢气通过装有氧化铜的试管时,未与氧化铜反应    .
(4)现有铁和稀硫酸两种足量的原料,为了还原氧化铜中的铜,小敏的实验方案是:先制取氢气,再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小红的方案是:酸与氧化铜反应,再用金属还原硫酸铜.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说明理由小红的方案,反应装置简单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我国铁路已进入“高铁”时代,为将短轨连成长轨,常用下列反应进行焊接:
8Al+3X $\frac{\underline{\;高温\;}}{\;}$4Al2O3+9Fe,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Fe3O4
(2)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纯净物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实验测得1.6g该纯净物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纯净物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R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R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R中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是碳排放及全球气候变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
(C6H12O6)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反应条件不同.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6CO2+6H2O$\frac{\underline{\;叶绿素\;}}{光照}$C6H12O6+6O2
(2)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①完善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CaO+CO2$\frac{\underline{\;400℃\;}}{光照}$CaCO3
②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则分解不完全(已知CaO与稀盐酸反应五明显现象).
③关于上述设想不合理的是C(填字母).
A、原料可循环利用    B、利用太阳能,节约能源     C、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3)捕捉的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隔.
(4)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实现“零排放”,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这种产物是C(填字母)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酸(CH2O2)    D.乙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重要工具.在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分别为1、6、8、11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完成填空.
(1)常温下为气态的氧化物CO、CO2
(2)侯德榜所制取的碱Na2CO3
(3)能用于中和人体胃酸的盐NaHCO3
(4)用于制取氧气,且原子个数比1:1的物质H2O2
(5)被称为烧碱、苛性钠的碱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钛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其比强度位于金属之首.工业上常用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为主要原料制取金属钛,其流程如下图:

已知:反应①TiO2+2Cl2+2C$\frac{\underline{\;高温\;}}{\;}$TiCl4+2CO②TiCl4+4Na$\frac{\underline{\;Ar.550℃\;}}{\;}$Ti+4NaCl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
B.反应②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C.反应①中C作氧化剂
D.Ar在反应中起到保护气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