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过滤只能过滤掉不容的物质,所以不能分离,B 蒸发 能把水蒸干 溶质就会结晶析出,所以能分离,C蒸馏 同蒸发 D结晶原理同蒸发。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X的值为l3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查阅资料得知:CuO+H2SO4===CuSO4+H2O。

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出所有情况)。请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有黑色不溶物,无气泡逸出,溶液不变色

只含 C

C、CuO

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

(3)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颜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静置。烧杯中出现不溶物,则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新型饭盒“即热饭盒”,其原理是在饭盒底部有两层,一层存放水,另一层存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以下反应:Mg + 2H2O====X + H2↑。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饭盒底部“即热”的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已知X是一种碱,则X 的化学式是 ,你推断化学式的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记录了物质X分别加入另外三种物质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可能是

硝酸银溶液

氧化铜

氢氧化钠溶液

物质X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NaCl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稀硝酸 D.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厨房中有下列物质:①食盐②面粉③豆油④白糖⑤料酒,将它们分别放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②③⑤ B②⑤ C①④⑤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硫 C.火山灰 D.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能解诗人的浪漫。“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元素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B元素的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第二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D元素的原子比C元素的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其阳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试推断:(7分)

(1)写出元素符号:A ;B ;C ;D ;E

(2)画出D+结构示意图 ,它是 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