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分类回收垃圾B.直接燃烧煤炭C.使用降解塑料D.推广乙醇汽油

分析 环保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防止环境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等,根据是否能达到这一理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分类回收垃圾,能防止环境污染,符合环保理念;
B、直接燃烧煤炭能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会造成大量的空气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
C、使用降解塑料防止白色污染,可以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
D、推广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可以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B.

点评 “低碳、环保”理念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016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小实验.
(1)取回大明湖水样,静置后过滤并用液氯消毒.若想测试水样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可选用C(填序号).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pH试纸       D.硝酸银溶液
(2)取上述清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慢慢加热至水分消失,该实验操作中若出现玻璃片上有固体残留现象时,可证明大明湖水样中含有可溶的矿物质.
(3)现有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兴趣小组同学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①0℃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②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试管中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的原因是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使甲的溶解度增大,剩余固体继续溶解.
③已知0℃时,甲的溶解度为30g;6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在60℃时,向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加入120g甲的固体并充分溶解搅拌,然后降温至0℃,最后烧杯中不溶固体的质量为6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受热熔化成10g水,说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MgO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大,说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氧化汞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与参加反应的氧化汞的质量相等,说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煤块燃烧后变成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少的多,说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水吸热来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C.使用碳素墨水来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是利用了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
D.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常温下,稀释NaOH溶液
B.将浓H2SO4露置在空气中
C.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B.氮气C.甲烷    D.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
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
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
“锈”一般.
[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
(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3)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如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提示: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结论]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铜变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
[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或表面镀上保护膜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创新实验是“火龙生字”.在成果展示现场,某同学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见图1).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硝酸钾晶体,就会观察到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燃烧并迅速蔓延,留下“火”字的黑色痕迹(见图2).在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对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测:
甲:二氧化氮; 乙:氮气; 丙:氧气; 丁:氢气;
同学丙指出不可能是二氧化氮、氢气,理由是:二氧化碳不是单质、硝酸钾中无氢元素.
【进行实验】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同学丙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他们的操作方法是:将少量硝酸钾晶体放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说明同学丙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frac{\underline{\;\;△\;\;}}{\;}$2KNO2+O2↑.
【解释与结论】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KNO3分解出O2与纸接触更易燃烧
【反思与评价】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20406080100
溶解度/g31.663.9110169246
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是:KN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热饱和溶液会使纸上获得较多的KNO3,分解出更多的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Ⅰ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Ⅱ所示

(1)煤属于不可再生(填“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图Ⅰ气化炉中发生的变化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图ⅡA,B,C,D四种物质中,常温时呈气态的氧化物为CO(填化学式).
(4)物质D不仅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物质D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5)煤的气化这一技术的利用,你得到的启示是减少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