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Ⅰ:老师课上用如下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老师演示图2所示实验的目的是证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3)通过图1和图2实验,你得到的结论(燃烧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并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Ⅱ: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磷的燃烧产物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会刺激人体呼吸道.他们与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3、图4所示的实验,以探究燃烧的条件.
(4)若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a试管中白磷燃烧.a试管中反应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5)按图4装置进行实验,也能达到图3实验装置的实验目的,比较图3与图4两实验装置,你认为图4实验装置明显的优点是能防止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影响人体健康.
Ⅲ:同学们将图3所示装置中的a、b试管加上橡皮塞后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待a试管冷却后,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6)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甲同学认为: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乙同学认为: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你赞同的预测是甲(或乙)(填“甲”或“乙”),理由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或实验中白磷量不足或乙装置漏气等).

分析 由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图1和图2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然后为了防止磷燃烧后的物质逸散造成污染,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改进,改进后的图3实验依然不能保证五氧化二磷不逸散,进而改进为图4实验装置,这种方案可以防止生成物污染空气,同时还能利用燃烧消耗氧气的事实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

解答 解:(1)因为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着火点只有40℃,所以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而铜片上的红磷着火点很高,所以红磷不能燃烧;水中白磷温度虽达到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所以水中白磷也不会燃烧.
故答案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向图2水下白磷通氧气后,水下的白磷也能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故答案为:证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3)由上述两个实验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并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故答案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并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4)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frac{\underline{\;点燃\;}}{\;}$2P2O5,b试管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5)图3与图4相比,图4装置中的小气球能收集生成物,防止空气污染.
故答案为:能防止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影响人体健康.
(6)本题可以赞同甲,因为若白磷足量,燃烧消耗了试管中的氧气,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也可以赞同乙,因为若白磷不足量,消耗不完试管中的氧气,或装置漏气,都会导致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
故答案为:甲,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或乙,实验中白磷量不足(或乙装置漏气等).

点评 本题不仅考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还通过实验探究和实验改进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蒸馏水B.稀硫酸C.稀盐酸D.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按要求写出符号的意义或填写适当的符号:
(1)2个碳原子2C (2)硫元素S      (3)2个铝离子2Al3+
(4)8Mg8个镁原子   (5)Fe铁元素等(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标出下列化学式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Cl20 NaClO2+3   NaClO3+5  Fe0FeCl2+2FeCl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益枯竭,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请你回答:
(1)下列各图中表示我国节能标志的是C.

(2)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至少答三种)太阳能、氢能、风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
如:A.分解过氧化氢;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一)相信你在D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二)若用如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回答:
(1)仪器a的名称酒精灯b的名称集气瓶.
(2)气体发生装置可选A;气体收集装置可选C(或D).(填字母编号)
(3)写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或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未放棉花.
(5)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6)已知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D(填字母编号)装置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分子(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 (填“有”或“没有”)增减.
(2)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3)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4)由该示意图,你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燃前,要先检验物质A的纯度,防止爆炸
B.物质B为单质,物质C、D为氧化物
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underline{\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把12克氯化钠完全溶解于38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