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将6g样品溶于18g水后,再加入7.6g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溶于水,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NH4Cl+NaOH
 △ 
.
 
NaCl+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完全吸收,同时测量120秒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表所示.
时间02030406080100120
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g00.71.01.21.51.61.71.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关系曲线;
(2)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
 

(3)求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的损失)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利用数据表中测得的时间与增加的质量,找出对应的点并用平滑曲线连接;
(2)依据图表的数据特点得到生成的氨气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氨气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利用物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氯化铵的质量分数;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氨气的质量计算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利用溶液中溶质的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算出硝酸钠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解:(1)根据测定数据表中的时间与质量数据确定一些点,然后把各点利用平滑曲线图连接;绘制曲线时要做到:曲线平滑、趋势正确、给出平台;
(2)根据测定数据表中的时间与质量数据可以知道硫酸当增重到1.7g时质量不再增加,所以生成氨气的质量是1.7g;
放出1.7g氨气消耗氯化铵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NH4Cl+NaOH
  △  
.
 
NaCl+H2O+NH3
53.5           58.5     17
 x              y       1.7g
53.5
x
=
17
1.7g
; 
58.5
y
=
17
1.7g

解得:x=5.35g,y=5.85g,
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
5.35g
6g
×100%≈89.2%;
(3)所以反应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18g+6g+7.6g-1.7g-(6g-5.35g)=29.25g;则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85g
29.25g
×100%=20%.
故答案为:
(1)

(2)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89.2%;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点评:本题关键是计算出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所得硝酸钠溶液的质量=样品质量+溶解所加水的质量+氢氧化钠浓溶液的质量-反应放出氨气的质量-样品中的杂质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下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将氮肥硝酸铵和熟石灰混放会降低肥效
B、用醋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C、被蚊子叮咬后涂抹肥皂水止痛
D、冰箱内放入活性炭除去异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气体混合物中含有CO2、CO、H2O和N2四种气体.现将其分别通过如下试剂(均足量),请判断所得气体的组成情况(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
(1)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NaOH溶液、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验证方法及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
(2)假如你是商家,你对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有什么要求呢?(至少说出三点)
 
;②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氢气可被用作清洁能源,但它的制取、存储和运输都很困难.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糖类制取氢气的新技术,有望解决这几大问题.
以这项技术为基础,未来的氢动力汽车将携带易于存储的糖类,如淀粉,其化学式是(C6H10O5).科学家使用由多种特殊的酶组成的混合物,将淀粉和水转变成CO2和H2的混合气体,将CO2除去后,H2进入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汽车前进.燃料箱容量为55升的汽车可携带约27千克淀粉和21千克的水,完全转变,可以产生4千克氢气,其余为CO2.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l)利用该项技术,汽车运动时时的机械能最终由下列哪种能量转化而来
 

A.化学能    B.太阳能    C.电能    D.热能
(2)混合物中的酶具有高效性、多样性和
 
性.
(3)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淀粉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6H10O5N+
 
H2O
 酶 
.
 
H2↑+
 
CO2
(4)若一辆氢动力汽车正常行驶时,功率是70千瓦,氢气的热值是1.4×108焦/千克,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0%,在阻力不变和不考虑其它能量损耗时,要使该车能正常行驶,汽车每小时至少消耗氢气
 
千克.
(5)这种技术的实用化,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在汽车中怎样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就是问题之一.有人提出了下列:
①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
②将混合气体通过溶质质量:
③在常温下对混合气体加压,使之液化分离(在20℃时,将CO2加压到5.73×106 Pa,即会液化;氢气在-239.96℃以上温度时,加高压也不会液化).从实用的角度考虑,理论上你认为哪种方案更适合在氢动力汽车上应用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选择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步骤,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强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Al2O3),于是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你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底预先铺少量沙子的目的是
 

(2)铝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引燃铝丝的办法是:
 

(3)用正确方法引燃铝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后,未观察到铝丝发生剧烈燃烧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4)写出铝在氧气中燃烧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生探究性学习小组对双氧水分解能否用红砖粉末作催化剂进行如下探究
(1)猜想:红砖粉末能对双氧水分解起催化作用.
(2)实验设计:
实验编号12
反应物6% H2O26% H2O2
催化剂1g红砖粉
收集一瓶氧气的时间152秒几小时后都无足够氧气
(3)结论:红砖粉末能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若要证明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的化学反应前后
 
 
是否改变.
(4)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石油作原料,制取汽油、煤油,是利用了组成石油各物质的
 
不同而分离出来的,所以石油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或“化合物”),分离石油是
 
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