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图).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NaOH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
 
,试写出产生气体的方程式
 

②小明同学想证明液体中还含有NaOH.于是他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变红,因此小明同学认为该液体中一定含有NaOH,你认为对吗?你的理由是
 

③欲证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NaOH,请你帮助小娟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及结论
除尽溶液中的Na2CO3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
 
 试剂
 
 产生,反应的方程式
 
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 2、向上层清液中滴
 
试剂
溶液变红色,说明此瓶溶液中还有NaOH
结论:瓶中溶液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写出除去该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探究第二步中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除用指示剂外,还可用
 
替代.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Na2CO3
(2)①要证明变质就是证明有Na2CO3生成,所以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可回答.
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显碱性.
③Na2CO3+CaCl2=CaCO3↓+2NaCl,酚酞遇碱变红色,如果溶液中尚存NaOH,那么在少量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后再加酚酞试液则既产生白色沉淀又变红色,如果溶液中不存在NaOH,加入足量CaCl2溶液后就除尽了CO32-既没有了氢氧化钠也没有了碳酸钠只产生白色沉淀再加酚酞试液不变色.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利用氢氧化钠的所具有的化学特性来对氢氧化钠进行检验;
解答:解:(1)NaOH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Na2CO3 
故该变质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①要证明变质就是证明有Na2CO3生成,根据题意加入物质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所学知识碳酸钠与酸反应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为稀盐酸或稀硫酸.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仅仅根据变红就说明含氢氧化钠是不合理的;
③Na2CO3+CaCl2=CaCO3↓+2NaCl,酚酞遇碱变红色,如果溶液中尚存NaOH,那么在少量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后再加酚酞试液则既产生白色沉淀又变红色,如果溶液中不存在NaOH,加入足量CaCl2溶液后就除尽了CO32-既没有了氢氧化钠也没有了碳酸钠再加酚酞试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而不变色;
要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实质就是除去碳酸根离子,可利用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利用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氯化铁、铵盐所产生的沉淀或气体的现象,可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入硫酸铜等溶液代替酚酞,以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
故答案为:(1)2NaOH+CO2═Na2CO3+H2O
(2)①稀盐酸或稀硫酸;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②不对;如果含有碳酸钠,滴入酚酞溶液后也会变成红色.

探究目的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及结论
除尽溶液中的Na2CO3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产生,反应的方程式
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 2、向上层清液中滴
加酚酞试剂
溶液变红色,说明此瓶溶液中还有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3)硫酸铜等溶液.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探究,要熟练掌握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并能够根据它们的性质来对碳酸钠及氢氧化钠进行检验,特别要注意避免碳酸钠碱性对氢氧化钠的碱性干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胃酸(HCl)过多的人可以服用含Mg(OH)2的药物
 
;用稀硫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2)在酸碱中和实验中,由于未滴加酸碱指示剂,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量不足,为证明盐酸有剩余,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铁粉       B、铜粉        C、AgNO3溶液      D、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M表示的含义是
 

(2)80℃时,5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3)将6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80℃(忽略水的蒸发),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选择H、C、Cl、S、O、Ca五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在空格中:
(1)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
 
;  
(2)最常用的溶剂
 

(3)碱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不同的兼容也中都含有相同的
 
离子;
(4)能还原铁矿石的氧化物
 

(5)气体可作温室肥料、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6)实验室中常用的挥发性酸
 
; 
(7)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
 

(8)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9)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实验过程】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名称或化学用语
(1)2个氮原子
 
;(2)CO32-
 
;(3)三个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盛有10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
 
色;
(2)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请你简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金属材料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坚铝B、生铁
C、三氧化二铁D、青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53g  Na2CO3和53g NaHCO3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则(  )
A、Na2CO3放出的CO2
B、Na2CO3和NaHCO3放出的CO2无法比较
C、Na2CO3 和NaHCO3放出的CO2一样多
D、NaHCO3放出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