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药爆炸
B、
晾晒衣服
C、
煤的燃烧
D、
氢能发射火箭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晾晒衣服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煤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氢能发射火箭过程中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但此装置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该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
 
(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能用装置E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
 
.收集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
 
,使试管破裂.
(3)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该装置中仪器①的作用是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①中加水至浸没末端,夹紧弹簧夹,继续加水至①中形成一段水柱,静置一段时间后,若
 
,则气密性良好.
(4)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收集装置
 
(填字母代号),检验该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时
 

(5)已知硫化氢气体可由硫铁矿(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反应,在常温下制得.该气体易溶于水,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由上述信息推知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可选用的装置是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将
 
滴加到
 
中.
②C点表示: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氮气,化学式为N2,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通常无毒.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6℃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18.8℃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如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与氧气在放电情况下产生一氧化氮等.由此可以看出氮气
(1)物理性质
 
(写两点)
(2)化学性质是
 
(写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钢铁生锈
C、
    酸雨侵蚀
D、
    冰山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单质铜:Cu
B、硫离子:S-2
C、两个氮原子:N2
D、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A、O2
B、O3
C、2O
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表示的是
 
(填粒子符号);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的原子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a.He和Be      b.Li和Na      c.Si和P       d.F和Cl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农场附近新建了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后该农场的小麦产量急剧下降.经农场技术员测定:近几年降雨的平均pH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如表所示.
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
pH6~76.3~7.56~76~74.8~5.5
请分析回答:
(1)四年来,该地区雨水的酸性逐渐
 

(2)酸雨会酸化土壤,该农场的土壤应改为种植
 
(选填表中作物)较适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