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可产生气体,因此与酸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C. 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3)为探究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
(4)C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B装置中的M最有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稀硫酸B 蒸馏水C 氧氧化钠溶液
(5)为防止尾气污染,需要时尾气进行处理,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爱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 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D. 大量使用塑料袋让生活更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通入CO2气体,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甲组同学认为CO2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组同学认为CO2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乙组同学又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并从如图中选出正确的反应装置______(填“A”或“B”),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的水蒸气,可将气体通过C装置干燥,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混合气体应从C装置的______端(填“a”或“b”)通入。
②收集一烧瓶CO2气体,注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图所示), 振荡后观察到烧瓶内气球胀大,由此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因为CO2会溶于水,所以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即用______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胀大程度_____(填“增大”或“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写出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H2O+CO2=H2CO3 B. 2KClO32KCl+3O2↑
C. Zn+2HCl=ZnCl2+H2↑ D. H2SO4+BaCl2=2HCl+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指出下列加热高锰酸钾装置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两种无色溶液混合后既没有颜色变化,也没有气体放出,更没有沉淀生成,则该混合液体( )
A. 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 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 D. 既发生了物理变化也发生了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南渡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种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Ⅱ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