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纯净的水是无色的液体,加热沸腾以后变成气体,这个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变化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白炽灯通电时就会发光发热,这个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变化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点燃镁条时,也能发光发热,这个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分析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解答 解:加热沸腾以后变成气体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白炽灯通电时就会发光发热,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点燃镁条时生成氧化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物理;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物理;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化学;生成了其他物质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并能灵活进行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酸碱反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1)由于人的胃里有盐酸,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其治疗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l(OH)3+3HCl=AlCl3+3H2O.
(2)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进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等碱性物质,它们与有机酸作用产生了CO2气体(填化学式),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碱性物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食醋(调味料),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颜色发黄.
(3)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涩味,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鞣酸.脱涩的方法之一是先用少量的水将生石灰化成石灰乳,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然后把它用清水稀释,取上层清液,浸泡水果5~6天即可除去涩味.
(4)人被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起泡,这是由于昆虫在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甲酸所致.把少许下表所列的生活用品AC(选填编号)涂在被咬的皮肤上,痛痒便会消失.
物质ABCD
肥皂水食醋牙膏食盐水
pH103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用序号填空,下同)②⑤⑥,属于阴离子的有③,属于阳离子的有①④,属于同种元素的有④⑤,达到稳定结构的有①③④,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是①③④.

通过以上各图还可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
(1)原子整体上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3)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是8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2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原子中除稀有气体外,其余的一般不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县农业技术员在做土地调查时发现,喜耕田的承包地土壤呈酸性,建议他用熟石灰改良.喜耕田在向地里抛撒熟石灰时,小明和小旭发现熟石灰有部分呈块状,认为熟石灰已变质.于是他们取来一些样品,分别做实验验证.
(1)小明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滴加稀盐酸,试管内有气泡产生.于是小明断定熟石灰已变质.
(2)小旭也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加入少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滤液变成红色.于是小旭断定熟石灰没有变质.
(3)小明的实验所依据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而小旭的结论依据是样品中仍然存在氢氧化钙.
(4)根据小明和小旭的实验及结论,你的结论是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周艺轩同学观察蜡烛燃烧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小娟所在化学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雾;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查阅资料]①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②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验证]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填序号).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冰凉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雾.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C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了假设AB(填序号),因为水、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结论]蜡烛刚熄灭时冒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阳(填“阴”或“阳”)离子,离子符号为Na+
(2)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D(填字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已知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下列比例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5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粗锌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烧杯+稀硫酸/g152.5152.5252.5
粗锌样品/g201515
烧杯及剩余物/g172.1167.1267.1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帮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每组反应均充分):
(1)组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粗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3)计算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的那组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质量为52.5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