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B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在实验A和实验C中观察到的相同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在实验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自下至上依次熄灭.
(3)C实验打开止水夹的时机是装置冷却到室温.

分析 (1)根据B装置图分析该实验的目的和结论;
(2)根据实验装置分析实验的现象;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 解:(1)该实验中A烧杯中的无色酚酞变红,B烧杯中的不变红,说明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使溶液显碱性,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白磷和红磷燃烧都产生大量的白烟;实验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自下至上依次熄灭,故填:产生大量的白烟;蜡烛自下至上依次熄灭.
(3)C实验中,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应在装置冷却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故填:装置冷却到室温.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实验的现象、注意事项等,属于基础性的考查,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要扎实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炉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能溶解油污
C.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是因为它们会反应,造成氮元素的流失
D.深埋废弃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的是(  )
①焚烧植物秸杆,化肥还田;
②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③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
④使用低硫煤,减少酸雨的发生;
⑤污水灌溉蔬菜,降低成本.
A.①②④B.①⑤C.②③④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稀硫酸,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硫酸锌B.硫酸铜C.碳酸钙D.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CEF.
A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C不小心将燃着的酒精灯碰翻,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E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F加热液体的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仪器可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B.细口瓶C.集气瓶D.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现有100ml 20%的硫酸,其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含溶质20 g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
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
(1)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
(2)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目的是隔绝氧气;
(3)防毒面具里盛放活性炭,目的是除去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现有100g部分变质的生石灰样品(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2%,则该生石灰样品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
A.37%B.74%C.26%D.6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