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锌能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根据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不影响对水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玻璃管的质量,反应前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都已经称量,如果再知道生成水的质量,就可以确定红色固体a的成分进行分析.
解答 解:【设计方案】锌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
【实验探究】用此数据算得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6g,氢元素的质量是1.82g-1.6g=0.22g,则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0.22g:1.6g=11:80,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
【分析交流】因为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了干燥管,影响了结果,所以应该在D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干燥管,这样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中;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不影响水测定结果,因为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和固体的成分无关;
【提出猜想】氧化铜、铜都是红色的,所以猜想②应该是Cu2O和Cu;
【拓展猜想】因为完全反应后铜的质量通过称量可以计算出来,如果知道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反应生成铜的质量,再和通过称量计算出的铜的质量比较,就可以确定固体的组成,因此还需要称量反应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质量.
【定量分析】设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则完全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X,
Cu2O+H2SO4=CuSO4+Cu+H2O
144 64
3.6g x
$\frac{144}{64}$=$\frac{3.6}{x}$
x=1.6g
与得到的红色固体2g不符,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和铜.
所以猜想②成立.
故答案为:【设计方案】Zn+H2SO4═ZnSO4+H2↑;吸收水;
【实验探究】11:80,1:8;
【分析交流】在D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干燥管;
【分析交流】不影响;
【提出猜想】Cu2O和Cu;
【拓展猜想】反应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质量.
【定量分析】猜想②.
点评 通过计算可以确定物质的组成,这是近年来常考的内容之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仔细领会、全面掌握.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O2(CO) | 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稀酸 | 洗气、制气、收集气体 |
B | CaO(CaCO3) | 足量蒸馏水 | 过滤、蒸发 |
C | NaCl溶液(MgSO4溶液) | 适量BaCl2溶液 | 过滤 |
D | FeCl2溶液(CuCl${\;}_{{\;}_{2}}$溶液) |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 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 | |
B. |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 |
C. | 红磷熄灭后等到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 |
D. |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原集气瓶容积的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4g | B. | 0.8g | C. | 1.6g | D. | 1.28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