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形成的化合物,D为难溶性碱,其实B也可转化为A,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若A是常见的干燥剂,C是白色难溶性固体,则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不会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分析 根据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若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铁,所以B是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D为难溶性碱,所以D是氢氧化铁,C可以是氯化铁,A会转化成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铁;若A是常见的干燥剂,C是白色难溶性固体,C会转化成A,所以A是氧化钙,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1)若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铁,所以B是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D为难溶性碱,所以D是氢氧化铁,C可以是氯化铁,A会转化成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若A是常见的干燥剂,C是白色难溶性固体,C会转化成A,所以A是氧化钙,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二氧化碳,C转化为D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氢氧化钙转化成碳酸钙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不会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CaCO3+2HCl=CaCl2+H2O+CO2↑,置换反应.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探究白酒燃烧的奥秘
在诊所里,小华同学看到老中医用“酒火疗法”为患者治疗,发现白酒竟然能够被点燃.老中医告诉她:只有酒精体积分数较大(即度数较高)的白酒才能被点燃.好奇并喜欢探究的小华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指每100mL酒精水溶液中含75mL酒精)
代替白酒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①酒精( C2H5OH)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烧,可任意比倒与水互溶.
②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很小,
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7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0mL、10mL)、蒸发皿、玻璃棒、火柴.
(1)实验时,用75%酒精溶液配制10mL60%的酒精溶液.
①最好选用10 mL量简,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②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方法是用量筒分别量取8mL75%的酒精溶液和2mL蒸馏水,倒入小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在室温(20℃)时,小华按上述方法配制了体积分数为50%、40%、30%、20%的酒精溶液各l0mL,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
酒精体积分数50%40%30%20%
观察到的现象可燃可燃不可燃不可燃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3)室温(20℃),在小华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要想更精确测定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请你补充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方案用75%酒精溶液配制体积分数介于30%-40%之间的酒精溶液若干份,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现象.
(4)拓展应用
①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能被点燃.其原因是灯内酒精挥发(或酒精挥发灯芯上留有水分).
②因酒精含量低而不能燃烧的酒精溶液,要分离出其中的酒精,可采用的方法是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5℃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丙物质或升温的方法
B.3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5g
C.25℃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则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食品变质,食品包装时可将氮气充入
B.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C.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D.腌制的泡菜富含亚硝酸盐,多吃无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不相符合的是(  )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丹桂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D.一滴水有大量的水分子:分子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pH=2的稀盐酸
B.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
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
D.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P2O5
(2)烧碱溶液、食盐溶液中都存在的金属离子Na+
(3)通过化合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目前人类可以从多方面获取能源,我国在能源获取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1)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氧气可从空气中获取,氢气可通过以下反应获取:
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X+C12↑+H2↑,其中X的化学式是NaOH.
(2)截止2017年6月2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连续开采可燃冰超过22天:可燃冰(化学式 CH4•8H2O)能释放出甲烷气体,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D.分子、原子能构成物质,离子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