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若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铁,所以B是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D为难溶性碱,所以D是氢氧化铁,C可以是氯化铁,A会转化成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铁;若A是常见的干燥剂,C是白色难溶性固体,C会转化成A,所以A是氧化钙,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1)若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铁,所以B是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D为难溶性碱,所以D是氢氧化铁,C可以是氯化铁,A会转化成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若A是常见的干燥剂,C是白色难溶性固体,C会转化成A,所以A是氧化钙,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二氧化碳,C转化为D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氢氧化钙转化成碳酸钙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不会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CaCO3+2HCl=CaCl2+H2O+CO2↑,置换反应.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酒精体积分数 | 50% | 40% | 30% | 20% |
观察到的现象 | 可燃 | 可燃 | 不可燃 | 不可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25℃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丙物质或升温的方法 | |
B. | 3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5g | |
C. | 25℃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则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
D. |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为防止食品变质,食品包装时可将氮气充入 | |
B. |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 |
C. | 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 |
D. | 腌制的泡菜富含亚硝酸盐,多吃无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 B. | 丹桂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 ||
C. |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 D. | 一滴水有大量的水分子:分子很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pH=2的稀盐酸 | |
B. | ![]()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 |
C. | ![]() 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 | |
D. | ![]()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 B. |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 ||
C. |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 D. | 分子、原子能构成物质,离子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