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
A.HeB.2FeC.O2D.C

分析 根据在化学符号前面添加数字,此时的化学符号只有微观含义,不能再表示其宏观含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He表示宏观上表示氦气这种物质,氦元素,微观上表示一个氦原子,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B、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就只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2Fe表示2个铁原子,只具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故选项正确;
C、O2宏观上表示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表示1个氧分子等,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D、C宏观上表示碳元素,碳这种物质,微观上表示一个碳原子,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化学式、元素符号等都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可表示宏观意义,又可表示微观意义,而在符号的前面加相应的数字(不是1)只表示微观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D.通电分解水,在正、负两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分组实验探究.
Ⅰ组:(1)Ⅰ组同学讨论后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B(填序号),
A.蜡烛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足量.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A(填序号).

(3)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12345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202119202219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
Ⅱ组:Ⅱ组同学发现Ⅰ组实验可能产生实验误差,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下图是Ⅱ组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作用.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装置一(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
(3)实验现象:红 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过滤操作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操作主要适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小明同学在练习过滤操作时,溶液经过过滤后仍然浑浊,请你帮助他分析一下,出现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只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小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红色、蓝色、紫色的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就变红,遇碱性溶液就变蓝.于是她做了如下的实验:用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浸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由紫色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肥皂水的PH>7(填“>”“=”“<”);测定溶液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紫色的石蕊试液性质相似.
“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代替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看到无明显变化,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变红色;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吹气时,可观察到溶液浑浊颜色变浅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不是(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3)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B.N2C.Fe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2N; 
(2)3个硫酸根离子3SO42-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4)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stackrel{+3}{Al}$(OH)3
(5)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2”表示甲烷分子的个数为2个;“4”表示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某化学兴趣小组把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并非如、想象的有红色铜析出,
而是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同学们非常好奇并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跟氧气反应,也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气体,生成的溶液显碱性.
【提出猜想】
猜想1: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猜想2: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探究】实验一:同学们把一小块切干净的钠投到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并产生气泡;点燃生成的气体,听到“噗”的一声后燃烧起来.
实验二:在剩余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现有蓝色沉淀.
【实验分析】
(1)根据“实验一”判断,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填“大”或“小”);“实验一”中可以燃烧的气体的化学式是H2
(2)两个猜想中的“某碱”是氢氧化钠(或NaOH);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
(3)“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uSO4=Cu(OH)2↓+Na2SO4
【实验结论】请你判断:猜想1成立.
【实验反思】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目的是隔绝氧气(或空气)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