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玻璃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B.烧杯C.烧瓶D.量筒

分析 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燃烧匙;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等,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燃烧匙;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等,据此进行判断.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加热仪器的分类,掌握仪器能否直接加热是解题关键,一般来讲名称中带有“烧”字的仪器并不能直接加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若某建筑工地需要生石灰4.2万吨(含氧化钙95%)在煅烧的过程中共损失5%的生石灰,则需要含碳酸钙75%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倡导不相符的是(  )
①污水排入大明湖
②随意丢弃塑料袋
③植树种草搞绿化
④禁用含磷洗衣粉
⑤护城河旁烧垃圾.
A.①⑤B.①②⑤C.①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人类认识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排列顺序符合这一过程的(  )
①石器    ②瓷器    ③青铜器    ④铁器    ⑤高分子.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④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实验中仪器的名称A集气瓶,B烧杯.
(2)图I实验,观察到燃烧的主要现象是产生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红磷燃烧了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此时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3)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4)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 (填序号).
(5)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1mL刻度处才停止.通过图Ⅰ和图Ⅱ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除此之外还能得出剩余气体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的结论.
(6)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I实验有何不足之处?(答一点)易造成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NaNO2(亚硝酸钠)、NaCl 和物质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①所示,请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NaNO2、NaCl和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NO2>NaCl>M.
如图②所示,当往试管中加入5mL稀盐酸时,试管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不考虑水分蒸发).
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NaNO2、NaCl 和M 中的M.
(2)分别将NaNO2、NaCl 和M 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NO2>NaCl>M;
(3)NaNO2有毒,其外观和咸味与食盐很相似,因此要防止因误食NaNO2而发生中毒事故.为了区别NaNO2、NaCl固体,小明同学设计的鉴别实验方案如下:20℃时分别取NaNO2、NaCl5.0g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8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cm3),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上册化学教材已经两次运用了红磷的燃烧进行实验探究,其所用装置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和图2实验探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对两个实验装置的共同要求是什么?(一点即可)
(3)图1实验时,测定结果偏小,其可能原因是什么?(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某同学欲测定骨灰中碳酸钙的含量,称取69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29.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3.8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请计算: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4.4g.
(2)该骨灰试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A同学的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试剂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图乙中的步骤I~Ⅳ依次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请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后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B. 理由是B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气体作用的结果,而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的作用的结果.
(2)B同学的方案中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I.纸花变红Ⅱ.纸花不变红Ⅲ.纸花不变色Ⅳ.纸花变红
(3)B同学进行的I、Ⅱ两项实验,说明了什么?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而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4)写出B同学方案中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