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铁比钢的硬度大
B.在铁制水龙头表面镀铬只是为了美观
C.焊锡是锡铅合金,其熔点远低于纯锡、铅的熔点
D.合金材料中一定不含非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O2 和N2
B.H2 和CH4 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C.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D.NaOH 固体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连环画记录了乐乐和童童出游的一天。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一、乐乐与童童早餐时用的是玻璃餐盘,该餐盘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及氧化硼等。
(1)氧化硼(B2O3)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硅和氧化硼均属于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氧化物
(二)早餐后乐乐和童童骑自行车去滑雪场。
(1)自行车架由铁、铝合金等材料组成,铁制车架表面喷漆可使自行车美观且不易生锈,
其不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骑行路上他们看到了一种美丽的现象——“树挂”,“树挂”是雾汽和水汽遇冷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
(1)“树挂”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树挂”的形成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种类 B. 分子大小 C.分子间隔 D.分子质量
(四)乐乐和童童进入滑雪场。
下列滑雪用具中,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铝合金手杖 B.尼龙面料滑雪服 C.羊毛滑雪手套 D. 塑料滑雪板底座
(五)午餐时间。
(1)点燃篝火时要将树枝架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自热米饭中有米饭、红烧肉和油菜,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
(3)自热米饭加热包中的白色固体是氧化钙,其加热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明可知,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应 (填“>”或“=”或“<”)参加反应镁的质量,但实际测量与之不符,小明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小红按右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氮化镁为黄色固体;
②氧化镁不溶于水,氮化镁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黄色固体是氮化镁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猜想正确 |
【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
(4)小丽继续进行镁与水反应的探究,做了如下实验:
进行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Na2SO4得到NaCl,可将粗盐溶解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适量盐酸 ③加过量Na2CO3溶液 ④加过量NaOH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⑥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⑤③②⑥
B.④①③⑤②⑥
C.⑤④③①②⑥
D.③④⑤①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固体纯净物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置图补充完整并在图中标出仪器A的名称,一般情况下使用该仪器应注意:_______________,以防止其炸裂;
(2)用该方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时,是判断刚好集满的最佳方法;当液面下导管口刚刚有气泡冒出时,气体逸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此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区分各物质的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
A | B | C | D | |
物质 |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 空气和氧气 | 尿素和硫酸铵 | 木炭和二氧化锰 |
方案一 | 稀盐酸 | 带火星的木条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加稀盐酸 |
方案二 | 酚酞溶液 | 燃烧的木条 |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 观察颜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