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木炭燃烧

B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气体中

D

鉴别食盐和氢氧化钠

尝味道

A. A B. B C. C D.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南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普通用卷 题型:计算题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质量各是多少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南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普通用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实验方案

(反应后略)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

猜想2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查阅资料后发现最佳装置是B,则猜想B中氢氧化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

(解释与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硝酸铵(NH4NO3)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则下列各物质可能是该反应产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NH3 B.H2O C.SO2 D.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 MnO2 B. K2MnO4 C. KMnO4 D. Mn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体。

(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_____

(3)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择以上哪些装置?(写出一套即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安全常识

B

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天然气引起

煤气中毒——CO引起

硬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高

蜂窝煤易于燃烧——与空气充分接触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

物质分类

H2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CO炼铁——还原性

空气——混合物

河水——氧化物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______;

(2)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______;

(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 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______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