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11,该温度下,甲溶液的溶解度是50g.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C(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3)第3杯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3.3%
(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第2个烧杯=第3个烧杯(填“>”、“=”或“<”).

分析 (1)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和判断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题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2)根据题中析出晶体是通过蒸发溶剂得到的进行分析;
(3)(4)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溶解度有关.

解答 解:(1)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5g晶体,所以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第三次蒸发10g水析5g晶体,所以共析出11g,通过分析可知蒸发10g水析出5g晶体,所以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所以甲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50g;
(2)题中析出晶体是通过蒸发溶剂得到的,不能判断出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故选:C;
(3)第3杯溶液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50g}{150g}$×100%=33.3%;
(4)第2个烧杯和第3个烧杯中都含有不溶解的固体,说明溶液都达到了饱和状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故答案为:(1)不饱和,11,50g;
(2)C;
(3)33.3%;
(4)═.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溶解度、溶液的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等知识的考查,解决的重点是能理解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以及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并能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

(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AB;
(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可以是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g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HCl、CaCl2(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通过计算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活动. 
第一步:取一定量的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溶液澄清,无沉淀,得到蓝色溶液.则此固
粉末中一定没有CaCO3;Na2CO3.(写化学式)
第二步:为进一步确定此固体粉末的组成,实验小组同学用天平称46.2克此固体粉末,完全溶于水中得到245.6克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产生最大沉淀量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0克.
(2)计算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一:粗盐(所含杂质不溶于水)提纯实验.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②③①④⑤.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50克.
(1)步骤如下:
①计算:
②称量和量取: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如图),则应怎么处理?取出适量精盐直至天平平衡
③溶解:
(2)下列实验操作中会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BD.
A.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左右盘放错  B.溶解食盐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加水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    D.量取水的操作中仰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蒸发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⑦③⑤②⑦④⑥.
(2)加入⑤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使镁离子完全转化成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
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
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检验.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把铜片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
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铁>铜>银.
(3)将银、铁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等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将铜片加热,铜片的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①实验操作②实验现象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的反应是    I2O5+5CO$\frac{\underline{\;\;△\;\;}}{\;}$I2+5CO2 根据生成的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2O5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是氧化剂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所含的氧原子的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所含的氧原子总数
C.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
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测溶液pH时,将待测溶液倾倒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