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反应的微观图示,判断出分子的化学式和个数比,据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2)根据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分析瓶中剩余的气体;根据压强的变化分析若改用塑料瓶做此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
解答 解:(1)根据反应的微观图示,每2个H2S分子可与1个SO2分子反应,生成三个硫原子和两个水分子,据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2H2S+SO2=3S+2H2O.
(2)由上述方程式可知,H2S和SO2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2:1,所以等体积混合时剩余的气体是SO2;由于H2S与SO2反应后生成固态的硫和液态的水,使瓶内的压强小于瓶外的大气压,所以若改用塑料瓶做此实验,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瓶变瘪了.
故答案为:(1)2H2S+SO2=3S+2H2O.(2)SO2,塑料瓶变瘪了.
点评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判断反应中各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或原子)个数、变化前后分子构成的不同等相关信息,然后根据推断的信息完成各项问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水蒸气)-稀硫酸 | B. | CO2(CO)-氧气 | ||
C. | Cu粉(Fe粉)-稀盐酸 | D. | NaCl(KCl)-加水溶解后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分钟)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二氧化碳(mL) | 40 | 70 | 95 | 110 | 116 | 120 | 120 | 1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步骤 | 操作 |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
① | 点燃酒精灯加热 | 现象: 结论: |
② | 题示 | 现象: 结论: |
③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K1、K2通入氧气一段时间 | 现象: 结论: |
④ | 继续保留步骤③的所有操作,并点燃 酒精灯 | 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 结论:燃烧同时满足有充足氧气与温 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子大,原子小 | B. |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 ||
C. | 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 | D.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