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氟原子2F;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H2O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l2O3
(4)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K$\stackrel{+5}{Cl}$O3

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为水分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 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氟原子表示为:2F.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为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4)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5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K$\stackrel{+5}{Cl}$O3
故答案为:(1)2F;(2)H2O;(3)Al2O3;(4)K$\stackrel{+5}{Cl}$O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下面是某小组进行的“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实验探究,请你完成探究报告.
【探究实验】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溶剂的质量.
【实验步骤】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较多Ca(OH)2未溶.
【实验结论】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温度;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实验步骤】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二支试管中,再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3固体,将其加热得到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H2O+CO2+NaCl+NH3=NaHCO3+NH4Cl;②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由上述信息可知,NaHCO3常温下溶解度较小,受热易分解.若Na2CO3中混有NaHCO3杂质,可用加热方法将杂质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功能.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石灰做干燥剂原理.CaO+H2O═Ca(OH)2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原理.Mg(OH)2+2HCl═MgCl2+2H2O
(4)我国古代将炉甘石 (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800℃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提示:ZnCO3加热可分解为ZnO).ZnCO3$\frac{\underline{\;800℃\;}}{\;}$ZnO+CO2↑,2ZnO+C$\frac{\underline{\;800℃\;}}{\;}$2Zn+CO2↑,2Cu2O+C$\frac{\underline{\;800℃\;}}{\;}$4Cu+CO2
(5)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而厨房中的食醋可用于除水垢,食醋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醋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CH3COO-和H+,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食醋清洗水垢中的氢氧化镁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6)冶炼2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2976.7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光合作用B.燃料的燃烧C.水的吸收D.动植物的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实验误差    B.防止液体溅出   C.防止药品污染    D.防止试管破裂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D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C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C.
A.氧化物;生石灰、铁锈和“干冰”B.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C.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金和合成橡钢  D.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硝酸钾、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白云石粉是一种生产高级玻璃器皿、医药用瓶、光学玻璃的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白云石粉极其好奇,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白云石属于碳酸盐矿物,白云石粉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MgCO3•yCaCO3.( 杂质是二氧化硅,其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受热不分解)
一.定性探究:白云石粉的成分和性质

【实验分析】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2)由步骤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白云石粉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O32-(填离子符号).
(3)步骤③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NaOH═Mg(OH)2↓+2NaCl.步骤④的反应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可初步证明白云石由碳酸钙、碳酸镁组成.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导致沉淀B中除了氢氧化镁之外应该还混有氢氧化钙,对定量测定白云石粉的组成干扰较大,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兴趣小组采用热分解法进行定量探究.
二.定量探究:白云石的组成
[查阅资料】碳酸钙开始分解的温度为898℃,1000℃时完全分解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与碳酸镁的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镁开始分解的温度为540℃,700℃时完全分解.
【实验设计】为测定白云石中的含钙量及x:y的值,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准确称取15.0g 白云石粉末放在A装置中,打开弹簧夹,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称量B、C、D装置的质量;③关闭弹簧夹,打开控温电加热器,缓缓调升温度至700℃,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④打开弹簧夹,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准确称量B、C、D装置的质量;⑤关闭弹簧夹,调升温度至1000℃,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打开弹簧夹,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准确称量B、C、D装置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B中溶液质量/gC中溶液质量/gD中溶液质量/g
反应前50.0100.050.0
700℃50.0102.150.1
1000℃50.0106.350.3
【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4)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氮气带出的水蒸气,防止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
(5)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后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使残留在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被C装置吸收.
(6)计算白云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7)设计实验证明白云石粉已完全分解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完全分解(写出实验方法、现象、结论)
(8)白云石(xMgCO3•yCaCO3)中的 x:y=1:2(最简整数比),若加热前没有鼓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将会导致x:y的值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