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分析:依据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分析解题;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
解答: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
A、接近饱和的A溶液,降温至10°C时也可能是有晶体析出,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B、蒸发10g水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C、由于物质的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热到30℃时,一定能溶解A物质,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理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蛋黄派”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休闲食品,它“鼓鼓”的包装和松软的口感受到人们的关注.请你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几个问题:
(1)“鼓鼓”袋内所充气体的作用是
作保护气等
作保护气等

(2)小明同学认为袋内的气体是氮气,并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他的猜想.请你评价该检验方法的可行性:
不可行,二氧化碳等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不可行,二氧化碳等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简述理由).
(3)小红因其口感松软十分感兴趣,她从资料中了解到焙制糕点常用的物质是碳酸氢钠,该物质受热易分解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还产生一种固体.
①小红拟用图1中各装置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则连接顺序为
a d e c b
a d e c b
(用接口字母表示);(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②小红认为完全分解后产生的固体是一种盐,其猜想的固体是
纯碱(或苏打)
纯碱(或苏打)
(填写俗名).她用图2装置进行验证时,取分解完全后的固体于
锥形瓶
锥形瓶
(填图2中仪器①的名称)当观察到中有气泡冒出,即可证实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此实验的原理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华发现取分解完全后的固体先制成溶液并加入到图2装置的仪器①中,然后向其中加入
氯化钙等
氯化钙等
(填一种盐)溶液,若观察到有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产生,也能证实小红的猜想是正确的.
③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3
  △  
.
 
Na2CO3+H2O+CO2
2NaHCO3
  △  
.
 
Na2CO3+H2O+CO2
.由以上探究可知,除去碳酸钠中含有的碳酸氢钠的方法是
加热法
加热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1. A.
    降温到10℃有A晶体析出
  2. B.
    蒸发掉10克水,有A晶体析出
  3. C.
    加热到30℃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
  4. D.
    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有A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克水,有A晶体析出
C.加热到30℃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
D.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5)(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有A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克水,有A晶体析出
C.加热到30℃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
D.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