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铝在我们的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厨房里的铝锅、铝勺,包糖果和香烟的铝箔;制造门窗框架的硬铝(含少量铜、镁、硅)等.请回答:
(1)地壳中铝的含量居所有元素的第3位;利用铝的延展性将其拉成细丝、压成薄片;利用铝的导电性用做电线、电缆;利用硬铝合金的质轻、硬度大和强度好用其制造火箭、飞机、轮船的外壳.
(2)铝制品耐用是因为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该保护膜中铝的化合价为+3;铝元素摄入过多会引起“老年痴呆症”,请对生活中减少铝元素的摄入提一条合理建议少用铝制餐具,或少吃用铝制易拉罐装的饮料、或少用铝箔包装食品等.
(3)铁路工人在野外焊接钢轨时,点燃铝粉与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化铝和Fe(或铁);氮化铝(AlN)因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被广泛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陶瓷工业等,工业上是用氧化铝、氮气、单质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lN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N2+3C$\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AlN+3CO.

分析 (1)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的顺序和铝的物理性质解答;
(2)根据铝的化合价和在生活中减少接触铝制品的方法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生成物和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地壳中元素含量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故铝是第 3位;铝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缆,其合金的硬度大,可制造火箭、飞机、轮船的外壳等.
(2)氧化铝Al2O3中铝的化合价为+3;铝元素摄入过多会引起“老年痴呆症”,生活中要少用铝制餐具,或少吃用铝制易拉罐装的饮料、或少有铝箔包装食品等.
(3)点燃铝粉与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frac{\underline{\;点燃\;}}{\;}$Al2O3+2Fe;氧化铝、氮气、单质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lN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N2+3C$\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AlN+3CO.
故答案为:(1)3;导电;硬度大;
(2)+3;少用铝制餐具,或少吃用铝制易拉罐装的饮料、或少用铝箔包装食品等;
(3)Fe (或铁);Al2O3+N2+3C$\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AlN+3CO.

点评 此题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了有关铝的知识,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有一乡村中学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种试管和稀硫酸.甲、乙两个学生找来铝制废牙膏皮,各自设计了一种装置,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

(1)哪个学生设计的装置比较合理?乙.另一设计的装置不合理的原因是甲由于小试管套在大试管中,小试管中的空气不易排出、且氢气会从两试管中的縫隙中逸出.
(2)用较合理的装置制取氢气,要使氢气充满收集氢气的试管,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大试管慢慢地往上移.
(3)还可以用哪些物品代替废牙膏皮和稀硫酸完成实验?废干电池的锌皮,白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
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
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烧碱、氢气、氯气等化工产品,其反应原理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猜想】
猜想一:可能含有碳酸钠,猜想的依据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可能含有NaCl,猜想的依据是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
【实验探究】请帮甲同学完成以下探究实验:
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一①取少量烧碱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样品中含有碳酸钠或样品中含有Na2CO3
②将步骤①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二③向步骤①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一的实验结论,也向烧碱样品的溶液中滴加了少量稀硝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发现乙同学所用试剂与甲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原因可能是少量的稀硝酸先与样品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完.
【交流与反思】丙同学提出:“在甲同学做的实验中,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为了制取少量的氧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Ⅰ查阅资料,获得信息: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其中过氧化氢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二氧化锰能加速上述三种物质的分解.
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
Ⅱ组装仪器,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Ⅲ实验完毕,洗刷仪器,整理用品,总结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①要制取一瓶氧气,你认为应选择的最佳实验装置是B、C(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完毕后,欲分离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过滤.
②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容易引起爆炸.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中,为预防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控制催化剂(或二氧化锰)的用量,应保证气体通道畅通等(列举两条).
③回顾整个工作过程,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制氧气反应的难易、制氧气过程的安全性等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应物应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中选择,应考虑实验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实验所需仪器的规格、性能,实验试剂的浓度、用量等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金淘米时发现米发霉了,米放在米缸里怎么会发霉呢?小金猜测大米发霉可能与大米的含水率有关.含水率是指“某物质中水的质量占该物质质量的百分比”.于是小金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样.取A、B、C、D、E五种新鲜大米各2份,每份20克.
Ⅱ.测定含水率.各取一份样品依次放入烘箱,设定温度130℃,在相同环境下干燥40分钟,实验数据如下:
大米种类ABCDE
实验前质量(克)20.0020.0020.0020.0020.00
烘干后质量(克)18.0017.0017.5017.4017.80
Ⅲ.探究大米发霉的时间.将5种样品的另一份在相同环境下、相同方式下放置15天后,发现B大米变为灰绿色.取灰绿色物质进行培养,从显微镜下辨认是黄曲霉的菌落.接着观察其他样品大米的变化,40天后,用肉眼观察到的大米发霉的日期如下:
大米种类ABCDE
发霉时间(天)没有霉变15303539
(1)按照国家对大米含水率的标准≤14.5%来衡量,五种大米中不合格的是B.
(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大米霉变的快慢与含水量有关.
(3)小金的实验还不够严谨,变量控制上还存在的不足是没有控制大米的种类.
(4)为了延长大米保存时间,小金发明了新的大米包装袋,将氧化钙包与大米同时密封包装.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了氧化钙某种化学性质:CaO+H2O═Ca(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除(4)方法外,还可采取冷藏、真空保存措施防止大米发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Y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B.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X 可能是CuCl2或Cu(NO32D.Y 可能是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铁不仅能溶于酸溶液,还能放出气泡.
【实验探究】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稀盐酸(或硫酸铜等)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冒气泡(或生成红色固体等),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含有铁.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
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Fe3O4Fe2O3
分解温度/℃15381400-
熔点/℃--1535
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l535℃~l538℃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5%,若向此溶液中添加5克氯化钠和5克水,充分搅拌后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大于26.5%B.小于26.5%
C.等于26.5%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