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放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液面不变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B、浓硫酸
C、硝酸铵固体D、氯化钠固体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与U型管相连通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没有受到小试管加入物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向小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物质时,没有明显变化现象.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因而溶解后,溶液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右侧水面上升;
B、浓硫酸溶于水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因而溶解后,溶液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右侧水面上升;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现象与氢氧化钠和浓硫酸正好相反.
D、氯化钠溶于水时,热现象不明显,也就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
故选D.
点评: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放入水中都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有本质不同,氢氧化钠、浓硫酸是溶解放热,氧化钙反应放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用“-”连接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可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可以为盐
B、乙只能是氧化物或酸
C、丙只能是金属单质、盐或碱
D、其中一个反应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沙子和水B、汽油和水
C、蔗糖和水D、食用油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气体都属于空气的污染物的是(  )
A、CO2、N2
B、NO2、O2
C、CO、CO2
D、SO2、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第16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B、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向右逐渐增多
C、金属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电子层数相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
A、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a
 
b
 
c
 
d
 
 e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对图中装置作稍微的改动是
 
,目的是
 

(3)开始收集氧气的最适宜时刻是
 

(4)实验结束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先
 
,后
 
. 有同学想验证一下氧气是否已经集满集气瓶,具体的操作是
 

(5)请写出用高锰酸钾之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