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温度下氯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①pH<7,②pH>7,③pH=7.
【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②③(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pH试纸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甲同学.指出其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及后果乙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了,测试结果就不准了;、丙把pH试纸浸入溶液了,会污染试剂.
【结论和分析】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都等于7”,你认为该结论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如不正确请举一例说明(如正确,此空不用填)碳酸钠显碱性.
【反思交流】现有pH=5的稀盐酸,要按乙同学的操作进行实验,则测得的pH>5(填“<”、“>”、“=”).

分析 根据PH值的正确测定方法来考虑,否则测得的结果会产生误差,指示剂是指示溶液的酸碱性的,而PH试纸是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我们用PH试纸时,不能用水润湿,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PH值.盐分为三类由中性的、酸性的、碱性的,来考虑本题》

解答 解:
【设计和实验】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出酸碱度,PH试纸能测出酸碱度,所以不能使用下列物质中②③;
【评价】测PH值的正确测定方法是: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沾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到pH值,所以三位同学操作规范的是甲,乙同学、丙同学操作都是错误的,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测氯化钠溶液pH值,结果就不准了;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会污染试剂;
【结论和分析】盐分为三类有中性的例如氯化钠、酸性的例如硫酸铵、碱性的例如碳酸钠,故结论不正确.
【反思交流】按乙同学的操作进行实验,会把溶液稀释使酸性减弱,则测得的pH>5;
故答案为:②③;甲;乙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了,测试结果就不准了;丙把pH试纸浸入溶液了,会污染试剂;不正确;碳酸钠显碱性;>.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液的PH值有三种情况,掌握了PH值的正确测定方法,盐可能显酸性、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知道了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出酸碱度,PH试纸才能测出酸碱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把少量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向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固体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粉末中肯定没有的物质是(  )
A.CaCO3B.Na2SO4C.BaCl2D.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海水中含NaCl、MgCl2等物质),被誉为“国防金属”的镁主要就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单流程.

(1)贝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aCO3
(2)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时,应注意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写出一点即可)
(3)工业冶炼镁常用电解MgCl2的方法,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填反应类型).
(4)写出第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CaO+H2O═Ca(OH)2、③Mg(OH)2+2HCl═Mg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用等质量、等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等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硫酸反应
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选A2(填序号).当产生的气体从B的左边导管通入时,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C中液面下降,溶液被压入D中、溶液进入D中,D中固体逐渐减少,有无色气泡产生;
(3)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解离出氢离子,使石蕊变红,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并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只有CO2    B.只有O2  C.只有CO  D.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BD(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兴趣小组的同学用pH试纸测定本地雨水(或自来水)的酸碱度,得到它的pH<7,然后将它们加热煮沸、冷却后,测得其pH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黑色粉末、B是红棕色粉末(一种铁矿石主要成分),C常温下为气体,G是一种盐.请回答下面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Fe2O3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3C+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