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要等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开始收集
B.保持空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空气分子
C.检验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的气体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分析 A、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B.根据空气是混合物分析;
C.根据氨气的检验来分析;
D.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 解:A、等到导管口气泡刚冒出就开始收集,装置中的空气混在氧气中,收集气体不纯,要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故说法正确;
B、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没有空气分子,故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因此检验氨气使用的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说法错误;
D.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说法错误;
故选项为:A.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气体收集、空气的组成、氨气的检验、元素的概念等,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以电石渣[主要成分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lO3的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在75℃左右,氯化步骤中氯气转化成Ca(ClO32时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其中Cl2与Ca(OH)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6Ca(OH)2+6Cl2=Ca(ClO32+5CaCl2+aH2O
(1)氯化前,先将电石渣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氯化步骤中所得产物氯酸钙Ca(ClO32中Cl的化合价为+5价,a数值为6.
(3)操作X为过滤.转化步骤中Ca(ClO32与KCl反应生成KClO3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32+2KCl=2KClO3+CaCl2.(相关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Ca(ClO32CaCl2KClO3KCl
T℃时溶解度/g209.074.57.334.2
(4)对滤渣M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渣M中除了电石渣原有的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①CaCO3;    ②Ca(OH)2;      ③CaCO3和Ca(OH)2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渣M加入盛水的小烧杯中,搅拌,静置后先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观察到溶液变红色现象猜想①不正确
步骤2:向小烧杯中继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现象猜想③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请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组合是AC或AE,据此可知制取甲烷的反应物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甲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或密度比空气小)(写出1条即可).
(4)初中化学实验中,能用发生装置B制取的气体除氧气外,还有CO2和H2(填写两种气体),其中制气原理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固体
B.
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水
D.
将等质量铁、锌分别与足量稀盐酸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实验室用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Al2(SO4x(OH)6-2x]溶液,并用于烟气脱硫研究.

查阅资料:①SO2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
②+4价的硫元素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等物质氧化为+6硫元素
③不同溶液PH值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如下表
 PH值0-5.55.5-88-14
存在形式Al3+Al(OH)3AlO2-
(1)酸浸时使用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使氧化铝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SiO2(填化学式).
(2)加CaCO3调节溶液的pH至3.6,其目的是中和溶液中的酸,并使Al2(SO43转化为Al2(SO4x(OH)6-2x.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CaSO4(填化学式);若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降低,其原因是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而沉淀.
(3)上述流程中经完全热分解放出的SO2量总是小于吸收的SO2量,其主要原因是被氧气氧化为+6价成为硫酸;与吸收SO2前的溶液相比,热分解后循环利用的溶液的pH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和SO${\;}_{4}^{2-}$离子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SO${\;}_{4}^{2-}$
B.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Na+、OH-和SO${\;}_{4}^{2-}$
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SO${\;}_{4}^{2-}$,可能含有Na+
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Na+、Fe3+,一定不含有OH-、SO${\;}_{4}^{2-}$,可能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汞是一种有害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B.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C.汞有毒,是非金属元素D.图中Y代表的是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