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臭氧O3是一种有鱼腥味的气体,它能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下列有关臭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臭氧是一种单质 B. 臭氧O3和氧气O2性质相同

C. 我们要保护地球上空的臭氧层 D. 每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

B 【解析】 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子种类的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臭氧层的作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释进行解答。 A、根据臭氧的化学式O3可知,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正确;B、臭氧(O3)是由臭氧分子构成,氧气(O2)是由氧分子构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臭氧O3和氧气O2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C、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我们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铜仁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NO B. NO2 C. HNO3 D. NH4Cl

D 【解析】 A、N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a+(﹣2)=0,解得a=+2; B、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b+(﹣2)×2=0,解得b=+4; C、HN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上册第2章探秘水世界第2周周周清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烧水的锅炉内形成水垢的原因是( )

A. 水中含有大量的不溶性杂质 B. 该地区的水是软水

C. 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D. 该地区的水是硬水

CD 【解析】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所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所以烧水的锅炉内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的硬水。故选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填 “原子”、“分子”或 “离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

原子 离子 分子 10 二 阴离子 【解析】 (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酸和多数氧化物;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等;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含有金属的混合物;故金属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 (2)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当a=2+8=10时,该粒子是原子,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①水和冰 ②白磷和红磷 ③氧气和臭氧 ④C20和C40 ⑤干冰和冰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④

D 【解析】 试题同素异形体指的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①和⑤都是化合物,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加热方式错误的是( )

A. 高温煅烧固体 B. 加热粉末

C. 水浴加热液体 D. 加热液体

D 【解析】 A、酒精喷灯能产生较高的温度,高温煅烧固体用酒精喷灯加热可以,故A正确;B、燃烧匙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要用外焰加热,故B正确;C、水浴加热时要将试管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故C正确;D、试管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该实验中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已经超过了1/3,故D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 .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物质D的一种用途为 ________;

(3)D和F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

(4)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H2O燃料等置换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写一个即可) 【解析】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是盐酸,A会与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盐酸会转化成A,所以A是水,盐酸会转化成D,D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氢气,氢氧化钙、盐酸都会与E反应,所以E是碳酸钠,F会与盐酸、氢气反应,所以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

B. 稀有气体有不同的颜色,可制成霓虹灯

C.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 氧气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解析】 试题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占空气体积的 78%,A错误;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气体,通电时常会发出一定颜色的光,可以制成霓虹灯,B错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的增多会导致酸雨,C错误;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很多物质反应,D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鲁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可以证明烧杯中的溶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蒸发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 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 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D. 升高温度,没有固体析出

C 【解析】 A、对不饱和溶液来说,通过蒸发也可能会由饱和变为饱和,然后有固体析出,故A错误;B、降温有固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温度改变,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量发生变化,故B错误;C、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前提下,饱和溶液已经不能再溶解溶质,故C正确;D、硝酸钾的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越高,溶解的越多,饱和溶液可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