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金属——工业的脊梁
金属及合金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航天军工。
资料:水圈和岩石圈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工业生产中,可用菱镁矿做原科制'备金属镁,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l)已知①和②属于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通过化学反应,以岩石圈的矿石为原料还可以制备很多其他金属,请举一例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制备原理)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镁化学性质活泼,原因是________。四大圈层中含有下列物质:①硫酸铜;②氯化钠;③硫酸;④氢氧化钙;⑤氧气。其中能和铁反应的物质有(填序号)________。
(4)小梅同学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瓶壁上有黑色物质生成,她认为这种黑色物质是碳单质。在上述过程中,小梅运用的科学方法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MgCO3MgO+ CO2↑ MgCl2
Mg+Cl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或电解氧化铝的方程式 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①③⑤ 实验、观察、推理
【解析】(1)根据题意,碳酸镁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镁,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MgO+ CO2↑,氯化镁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镁和氯气,MgC12
Mg+C12↑。(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把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Fe2O3+3CO
2Fe+3CO2 (3)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所以镁化学性质活泼。①铁位于铜的前面,所以铁能与硫酸铜反应;②氯化钠不与铁反应;③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④氢氧化钙不能与铁反应;⑤氧气能与铁反应。故选①③⑤。(4)小梅同学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运用的科学方法是实验,瓶壁上有黑色物质生成,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观察,她认为这种黑色物质是碳单质,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推理。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Ⅰ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氢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填编号)
(3)D装置收集氢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__________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___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_______(选填“V1-V2”、“ V1-V3”或“V2-V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草酸固体熔点较低,受热熔化后,迅速分解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草酸(H2C2O4)中,氢、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2)写出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加热分解草酸固体,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B. 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C.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你在矩形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_____________
(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填“大”或“小”)。
(5)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再生资源(填“可”或“不可”)。
②点燃CH4之前应__________。 8g CH4完全燃烧消耗32gO2,生成agCO2和18gH2O,则a=__________。
③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________变化(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6)尿素属于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实验中铜片上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实验二:自制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蓬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X、Y分别是水和汽油中的一种,加入X、Y后,观察到a中固体消失并得到棕色溶液,b中固体不消失,则物质X是____,由实验可知, 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_____。
(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a<b C.溶质质量a=b D.溶剂质量a<b E.溶质的质量分数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