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老师在课堂上欲带领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1)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2)李海提出可以通过测量在稀硫酸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得出结论,请描述测量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变色情况,并于比色卡对照确定pH.
(3)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查阅资料发现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刘梅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在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达到实验的目的.这一方案立即被同学们认为不完善.你认为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
给实验带来干扰.大家一起讨论了实验改进方案,大家都认为该实验要得到科学的结论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相同.随后大家根据科学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温度随滴加稀硫酸溶液体积变化情况记录如下表:
稀硫酸溶液体积(ml)0245678910
温度(℃)2020.52424.825.224.323.62120
分析以上数据,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溶液的体积是6ml;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的原因是硫酸过量,由于热传递,导致温度降低.
(4)请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两者发生反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铜,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析 (1)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液水放出大量的热,控制变量法的操作,以及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使酚酞变红,而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知识设计实验.

解答 解:(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测量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变色情况,并于比色卡对照确定pH;
(3)氢氧化钠固体溶液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利用在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达到实验的目的,该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给实验带来干扰,需要测定中和反应中温度的变化,所以该实验要得到科学的结论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相同,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体积是6ml;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的原因是:硫酸过量,由于热传递,导致温度降低;
(4)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以是酚酞显红色,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
方法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铜,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故答案为:(1)2NaOH+H2SO4=Na2SO4+2H2O;
(2)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变色情况,并于比色卡对照确定pH;
(3)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给实验带来干扰;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相同;6;硫酸过量,由于热传递,导致温度降低;
(4)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铜,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并作了延伸探究.
探究一: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方案(1)(2)(3)
实验操作
现象


溶液变为蓝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色褪为无色
结论或解释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石蕊等酸碱指示剂变色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O2+Ca(OH)2═CaSO3↓+H2O
氢氧化钙溶液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提出问题】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有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
【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红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不可能有氢氧化钙.
探究二:
丁同学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滴加碳酸钠溶液,开始先产生气泡,随后才产生沉淀.

【得出结论】乙同学的猜想中,②(填序号)合理.
【反思讨论】
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丁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填序号).
A.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
C.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D.溶液的pH一直在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反应A+3B═2C+3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1,已知3.6gA与一定质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2gD,则在此反应中生成C的质量为(  )
A.6.6克B.13.2C.3.0克D.10.2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重晶石矿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BaSO4),纯净的硫酸钡才能作为医用的钡餐.工业上用重晶石矿制备硫酸钡的流程如图:

(1)步骤①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具有炼铁和燃料等用途;生成的硫化钡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写出硫化钡的化学式BaS.
(2)已知步骤②、③均为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BaS+2HCl═BaCl2+H2S↑,若C在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则B、C的化学式分别是H2SO4、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尾气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下面是其中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从图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新分子
B.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C.图中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釜底抽薪”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长颈漏斗,b集气瓶.
(2)实验室选用A、F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填字母),选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0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36gNaCl,则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36g
B.NaCl的饱和溶液一定比NaCl的不饱和溶液浓
C.向15g10%的NaCl溶液加入15g水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一定为5%
D.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的NaCl溶液变为饱和的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梧州市的“六堡茶”畅销全国各地,“茶香阵阵”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可以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