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试管口竖直向上,加入锌粒,这样的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试管破裂.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时,量筒必虚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分析 (1)把试管口竖直向上,加入锌粒,将会砸裂试管底部;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答 解:(1)正确的操作:取用块状固体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
(2)如果量筒没有放平,或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会引起测量结果不准确.
故答为:(1)试管破裂(2)最低

点评 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块状固体取用方法、量筒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食盐水时,给蒸发皿加热必须垫上石棉网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
C.用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性时,应先将pH试纸湿润
D.给试管内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锥形瓶.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如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A(填如图字母),收集装置是D(填如图字母).
(4)他们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B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变红色.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灭火,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c端(填“c端”或“d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H2用于探空气球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CO2用于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归纳物质的性质能够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物质之间的共性(即相同的性质)或特性(即不同的性质).下列各组物质的共性和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共性特性
ACO、CO2常温下,都是气体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BH2O2、H2O都有可燃性H2O2能分解产生氧气,H2O则不能
C浓硫酸、浓盐酸水溶液都显酸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KMnO4、KClO3都能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常温下KMnO4是固体、KClO3是白色晶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实验证明锌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试剂(  )
A.食盐B.AgNO3溶液C.Na2SO4溶液D.Zn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10g固体物质分别加入90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最后得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生石灰B.蓝矾C.食盐D.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散落出来的水银(Hg)会产生有毒蒸气,此时可以撒硫粉来处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其反应类型属于(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小组探究可溶性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相关的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

①装置(3)出现的实验现象气球变大.
②有同学对上述4个实验提出质疑,认为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二氧化碳也溶于水,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照实验是将(1)装置中的NaOH溶液换成水,观察试管内液面的情况.
③小明同学认为也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法、现象 实验结论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