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由溶解度表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故在50g水中溶解15.8ggKNO3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2)由表中数据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通常采用“海水晒盐”方式获取食盐;
(3)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温度t的范围可能是20-30℃;
(4)由表中数据知,6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3g,故35gNaCl加入100g水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A、由表中数据知,10℃时两种溶液的溶解度不同,分别将35gNaCl和KNO3固体加入100g水中,氯化钠全部溶解,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故选项错误;
B、6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35g,将35gNaCl和KNO3固体加入100g水中,溶质全部溶解,故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正确;
C、10℃和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都大于35g,升温前后溶质均全部溶解,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正确;
D、10℃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35g,溶质不能全部溶解,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都大于35g,溶质全部溶解,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15.8;(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20-30℃;(4)不饱和、B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氧化铁固体 | |
B. | 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 |
C. | 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 |
D. | 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成分 | Ca | K | Zn | F |
含量(mg/L) | 20 | 3 | 0.06 | 0.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溶液的温度 | B. | 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 ||
C. | 溶液中含有HCl的物质的量 | D. | 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 | |
B. | 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 |
C. |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 |
D. |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有机玻璃、睛纶、蚕丝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等),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 ①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③是正确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①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2~3滴石蕊试液 | 液体显紫色 | 结论: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
②在步骤①的烧杯中再滴加浓盐酸 | 试液变红 | 结论: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③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 | 烧杯B中试液变红 | 原因: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所以倒扣的烧杯中会有大量的氯化氢分子存在,这些氯化氢的分子溶于烧杯B中会使该溶液变为稀盐酸而呈酸性,所以烧杯B中的紫色石蕊会变为红色, 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