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 pH 范围, 其中呈碱性的是
物质名称 | 鸡蛋清 | 牛奶 | 西红柿 | 柠檬汁 |
pH 范围 | 7.6~8.0 | 6.3~6.6 | 4.0~4.4 | 2.0~3.0 |
A.鸡蛋清 B.牛奶 C.西红柿 D.柠檬汁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钙、镁和钾等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2)已知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Mg2+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
(3)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则偏硅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液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紧密相联。
(1)从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下列物质不算作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碘酒 B.酸奶 C.乙醇汽油 D.液态空气
(2)下图为A、B两种固体质量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要求回答:
①在10℃时将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溶在―定量的溶剂里,只能配成一种饱和溶液,该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②若要将混有少量B的A分离提纯,最好选用的办法是__________。
③30℃时将A的饱和溶液40g降温到20℃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18~25%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
(1)硫酸锌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
(2)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 CO2 和1.8g H2O。则下列对该物质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
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 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面包发霉(物理变化) 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来乐”是养鱼伯伯们的“救命药”,渔民们常用它给鱼塘增氧,如图是“氧来乐”的说明书。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氧来乐"能够给鱼塘增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敏通过观察发现通常状况下“氧来乐"分解速率很慢,于是想寻找那加速"氧来乐”分解的催化剂,当她把久置的铝片放入“氧来乐”中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可能是铝加快了“氧来乐”的分解;
猜想二可能是_______加快了“氧来乐”的分解。
【进行实验】
______________
【反思】如果小敏要确定以上物质是催化剂,还需要证明其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和____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