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先在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皮塞,然后用凸透镜聚光照射集气瓶中的红磷.
(1)由于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红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燃烧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
(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说明_______.
(3)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氧气耗尽 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五分之一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
【解析】
(1)由于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红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红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说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耗尽。
故填:氧气耗尽。
(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故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已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一瓶干燥的O2,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_。
(3)实验室用A、D制取O2,若试管内为二种固体物质的混合物,则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当O2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_(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4)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选用B制取CO2的优点是______。G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体积,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最终若仰视量筒中水,读数为20.0mL,则二氧化碳的体积将_____2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已知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太快必须控制反应速度且乙炔气体不易溶于水.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A~G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收集装置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可燃物1.6g在O2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1.8gH2O和2.2gCO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只含C、H两种元素
B. 该物质一定含C、H、O三种元素
C. 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无法得出肯定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产物NaAlO2易溶于水);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猜想)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___(填名称);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10%盐酸、30%NaOH溶液。
实验方案 | 实现现象 | 结论 |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 合金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__________,充分反应。 |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浅绿色。 | 合金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
(探究结论)猜想3成立。
(反思)铝的金属活泼性很强,但常温下却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
①实验前要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目的是:_______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②若实验中铁丝没有燃烧,其原因除铁丝太粗、铁丝表面预先没有打磨、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火柴刚点燃就伸入集气瓶中外,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④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 。
(2)乙是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
①明显现象包括产生蓝紫色火焰,同时产生有_____气味的无色气体,并放出热量;
②集气瓶里放入少量的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
③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装置如图1所示):在燃烧匙内盛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打开弹簧夹,水注入集气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请写出红磷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发现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图1的实验装置?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乙同学:可能是红磷量不足,导致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①木炭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其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他们对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Ⅰ、装置左侧液面先后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
Ⅱ、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__(填“导电性”或“导热性”)。
Ⅲ、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反应文字的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
(2)一种黄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反应____
(3)一种白色的固体中加入一种黑色粉末,产生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B.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
C. 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