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科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取适量牙膏样品,利用如图所示
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夹持仪器略去),充分反应后,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请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目的是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2)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C装置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同样可以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造成质量偏大.
(3)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 (1)实验通过C装置生成的碳酸钡的质量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计算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装置中残留部分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的碳酸钡的质量偏小;
(2)装置B中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会进入装置C中;
(3)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可建立碳酸钙与碳酸钡的关系式,利用题干中的质量关系解决即可.

解答 解:(1)装置中残留部分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的碳酸钡的质量偏小,持续缓缓通入空气的作用为: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4)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导致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测定的碳酸钙的质量偏大,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高.
故答案为: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造成质量偏大;
(3)由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的方程式分别是:CaCO3+2HCl═CaCl2+H2O+CO2↑;Ba(OH)2+CO2═BaCO3↓+H2O,所以可建立CaCO3→CO2→BaCO3的关系式;
设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CO2→BaCO3
100          197
8g×x        3.94g
$\frac{100}{8g×x}$=$\frac{197}{3.94g}$
x=25%
故答案为:25%

点评 本考点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据所掌握的反应认真分析,既要把握实验设计的每步中的实验目的,又要分析数据的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们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金戒指”材质为铜锌合金;铜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
据上述资料可推知,碱式碳酸铜由四种元素组成.
[实验探究]将该枚戒指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1)小明认为:气体中除了含有CO2,还可能含有少量H2
(2)小红认为蓝绿色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锌.小华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锌外,还应该含有CuCl2、HCl.他取适量上述蓝绿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铁片,观察到了现象:①有气泡产生,②有红色物质析出,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3)小娟取适量新制的FeCl2溶液,加入锌粒,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结合小华的实验可推知: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Zn、F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有哪些?酸雨对环境会造成哪些危害?(各答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2014年10月3日~10月12日,第45届世界杯体操赛在南宁举行.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常用“镁粉”搓手,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镁粉”的成分进行检测,发现其中不仅含有镁元素,还有碳、氧两种元素,则该“镁粉”不可能是(  )
A.纯净物B.混合物C.单质D.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碱石灰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碱石灰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这包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略不计.
【提出猜想】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Na2CO3
【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NaOH.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小明认为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小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Ca(OH)2+Na2CO3=2NaOH+Ca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把过程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解释与结论】根据以上探究:
①你认为该包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2CO3、Ca(OH)2,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CO3
②实验探究过程③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NaCl、NaOH、BaCl2
迁移应用】下列气体①氢气  ②氧气  ③一氧化碳  ④氯化氢  ⑤二氧化硫  ⑥氨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C(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B.④⑤⑥C.④⑤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金属铁、铝、铜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金属铜做导线是利用其延展性和导电性.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实验室中用如下实验来研究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

①乙实验的现象为铁表面附着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②若将上述实验之一替换掉一种药品,即可达成实验目的.说明具体的改进方法:将乙实验中的硫酸铜溶液换为稀硫酸
③按如图实验结束后,将乙、丙实验后的剩余物倾倒至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甲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无气泡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填序号).
A.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不可能是无色的
B.乙实验中,CuSO4溶液一定是过量的
C.乙、丙混合过程中,可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Al2(SO43,可能含有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水的污染原因有如下说法: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④发展淡水养殖业;⑤冰川融化.其中合理的说法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铜铁合金样品20.0g,将80.0g稀硫酸平均分成四份,分四次逐渐加入到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的剩余固体质量见下表:
次数1234
加入稀硫酸质量/g20.020.020.020.0
剩余固体质量/g17.214.413.013.0
试求:
(1)20.0g铜铁合金中,铜的质量为13g.
(2)铜铁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3)20.0g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用你所学过的化学原理填空:
(1)如何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清澈,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何时开始收集?当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
(3)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如何处理?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5)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不相同,说出理由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