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简答有关内容: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简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实验现象为:
________.
电解水________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________.
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用无水硫酸铜证明某酒精中含水________
无水硫酸铜变为
________色.

3Fe+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2H2O 2H2↑+O2 ↑    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    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2Mg+CO22MgO+C    Mg    CuSO4+5H2O=CuSO4?5H2O    蓝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及生成物的性质判断反应类型和反应现象.
解答: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属于“一变多”,为分解反应.
镁与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和碳,镁得到氧被氧化,属于还原剂.
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矾,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故答案为: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简答
3Fe+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2H2O 2H2↑+O2
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
CaCO3CaO+CO2:分解反应
2Mg+CO22MgO+C Mg.
CuSO4+5H2O=CuSO4?5H2O
蓝.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化学反应中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要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相关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4、下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
Na2CO3
,丙
HCl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
BaCl2+Na2CO3=BaCO3↓+2NaCl
;丙和丁:
Mg+2HCl=MgCl2+H2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复分解
反应,又称为
中和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
Ba(OH)2+H2SO4=BaSO4↓+2H2O
Ba(OH)2+H2SO4=BaSO4↓+2H2O

(2)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
2H2O
 通电 
.
 
2H2↑+O2
2H2O
 通电 
.
 
2H2↑+O2

(3)不使用催化剂的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纯碱制烧碱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Ca(OH)2=CaCO3↓+2NaOH

(2)硫酸除铁锈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3)小苏打遇盐酸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可在用铂、钯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使CO与NO反应生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一种气体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一种气体:
2CO+2NO
 催化剂 
.
 
2CO2+N2
2CO+2NO
 催化剂 
.
 
2CO2+N2

(2)延长白炽灯泡的使用时间,灯泡内放有极少量的红磷以减少灯丝氧化
4P+5O2
 点燃 
.
 
2P2O5
4P+5O2
 点燃 
.
 
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化肥厂用二氧化碳与氨气(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写出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