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为A=C<B在t2时,给我们的信息是:
在t2时,A、C二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t1,则有晶体析出的是C,此时,A,C二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C>A.此时要使C的快饱和的溶液达到饱和,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三种办法.

分析 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在某温度下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温会析出晶体;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即可.

解答 解:据图可以看出,在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都小于B物质,故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为A=C<B;A、C二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t1,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会有晶体析出,A的溶液组成不变,C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要使C的快饱和的溶液达到饱和,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故填:A=C<B,C,C>A,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用途体现的性质,有一种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铜作导线B.铁作炊具C.金刚石划玻璃D.煤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约占75%),氢氧化钠(NaOH,约占3%),水和其它物质(约占22%)的混合物.CaO和固体NaOH都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气或CO2反应而变质(水和其它物质变化情况不考虑).某同学对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碱石灰”变质情况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实验】如图所示:

(3)【判断】
根据资料显示:把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是不会放热的,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Na2CO3(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综合上述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应为部分变质.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放置“碱石灰”应注意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
(2)t2℃时,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升温(填一种).
(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C溶液,你认为他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的一端所系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
(2)集气瓶中放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下生成物熔化炸裂瓶底,
(3)实验中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燃烧放热,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4)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Fe+2O2 $\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5)如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则可能的原因是(写两条)铁丝表面有锈未除,铁丝未绕成螺旋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2Cu+1O2$\frac{\underline{\;点燃\;}}{\;}$2CuO
(2)1C3H8+5O2$\frac{\underline{\;点燃\;}}{\;}$3CO2+4H2O
(3)4FeS2+11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8SO2
(4)1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1H2O+1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某班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片段.

(1)如图甲所示,天平无法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是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
(2)小璐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73.2g,然后注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天平仍保持平衡(或称量结果仍为73.2g);上述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目的是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或指示中和反应是否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3)小丽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注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部分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氢氧化钾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硝酸钾饱和溶液溶液降温结晶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所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结晶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选项目的 操作现象结论
A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
 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铝比铜活泼
B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探究物质溶解于
水时的热量变化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溶液温度下降盐类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吸热
D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